“以前出门坐公交得走十几分钟田埂,现在‘美丽龟山’站就在家门口,去镇上、进市区太方便了!”看着缓缓驶来的232路公交车,芜湖市三山经开区峨桥镇响水涧村龟山村村民鲁大哥的笑容里满是欣慰 。这小小的公交站点,正是龟山村从破败闭塞的小山村蜕变为安徽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的生动缩影。
龟山村的蝶变,始于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响水涧村“两委”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抓手。2024年初,接到村民关于公交出行不便的反映后,村“两委”迅速行动,多次对接上级主管部门,最终推动232路公交优化延伸至村内,彻底打通了村民出行的“最后一米” 。自2019年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以来,这样的民生实事在龟山村接连落地:柏油马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仿古太阳能路灯照亮夜间归途,破旧旱厕变身整洁公厕,曾经的污水塘改造成景观塘,村容村貌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美如画”的跨越。

图表1 龟山村232路公交站台
生态打底,让乡村留住本色。航拍视角下的龟山村,形似一只静卧水面的灵龟,被泊口河温柔环抱,青山碧水与绿野金花构成天然画卷。村庄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环境整治中注重保留乡土韵味,不仅完成了全村道路的硬化绿化,更精心打造了鹅卵石环村步道。村边坡地的杉木与松林中,成群鹭鸟在此筑巢栖息,与错落有致的民宿相映成趣,推开民宿窗户便能望见响水涧开阔的水面与彩色农田,尽显“水上浮村”的田园诗意。如今的龟山村,春有油菜花海,冬有雪景如画,四季皆景的生态优势正转化为发展优势。

图表2 响水涧万亩油菜花海
文化为魂,让乡愁有处安放。龟山村在建设中始终坚守“留住乡愁”的初心,将长寿吉祥的龟文化融入村庄肌理:手提路灯的“小龟”造型灯具分列道路两侧,憨态可掬的龟形雕塑点缀房前屋后,处处传递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传统民俗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舞龙灯、马灯、赛龙舟等活动重现乡间,而一年一度的民俗文化旅游节上,舞龙、踩高跷、杀猪宴等特色活动,让游客在体验浓浓年味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表3 民俗文化活动“走马灯”表演
产业筑基,让村民富在当地。依托生态与文化优势,龟山村稳步走上农旅融合的发展之路。村里鼓励村民开办民宿、农家乐,将闲置房屋转化为增收资产,形成“吃住行游”一体化服务体系。从曾经的“守着绿水青山受穷”,到如今“靠着美景赚钱”,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兴旺的特色产业,让龟山村真正实现了“守得住故乡,也去得了远方” 。
从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到农旅融合样板村,龟山村的蜕变印证了党建引领的强大力量,彰显了生态优先的发展智慧。如今的龟山,道路通、环境美、产业兴、民心齐,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吸引着八方来客共赏田园诗意,共品振兴硕果。
(图:响水涧村龟山村团委;通讯作者:徽程先锋·三山青创团团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