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鱼洗”盆发出悦耳的蜂鸣声,水珠喷出,随之水花四溅,志愿服务队的一位成员继续用双手摩擦“鱼洗”耳,水花似鱼喷水般喷溅越来越高。“哇,这个像盆子一样的东西好有趣啊”“姐姐,这是什么原理呀?”“好神奇,我可以来试试吗?”在移动科技馆内,中心学校的学生们围在鱼洗周围感叹着科学的奇妙……
7月2日上午,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移动科技馆”志愿服务队带着“科学魔法箱”,走进辉县市洪洲乡中心学校。将“移动的科技馆”送进校园,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巡演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化身“科学引路人”,让难懂的物理知识变得简单有趣。孩子们动手体验:转动手摇发电机,成功点亮小灯泡,直观呈现了电的产生;用手摩擦鱼洗盆,水珠随共振规律跳跃,揭秘声学奥秘;楞次定律小车借磁场“特殊刹车”,展现电磁阻力的奇妙。
手工材料包成为全场“焦点”。孩子们变身“小发明家”,拧螺丝、接导线,亲手组装简易电路、搭建电磁模型,在实操中把物理原理转化为具象成果,操作区里,兴奋讨论与成功欢呼交织,科学探索热情持续高涨。
从好奇围观到主动实操,物理知识跳出课本、走进孩子生活。原本抽象的科学概念,化作好玩的“科学互动”,让乡村孩子真切触摸到科学魅力,在心底埋下探索未知的种子。
此次活动是物理学院科普实践的生动延伸。通过“展演+实操”模式,打通科学传播“最后一公里”,既激发乡村孩子科学兴趣,也让大学生在知识传递中践行担当。当孩子们恋恋不舍放下仪器,这场科学之旅,已为洪州乡校园播下创新探索的火种,助力乡村科学教育添彩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