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合肥大学学子赴肥西县上派镇肥光社区开展社会实践:巧手筑花木,童心绘绿意

发布时间:2025-07-04     阅读:
合肥大学学子赴肥光县上派镇肥光社区开展社会实践:
巧手筑花木,童心绘绿意
         7月1日,在合肥大学教育学院“薪火传乡韵,师‘苑’育童心”志愿服务队开展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其特色课程“巧手筑花木,童心绘绿意”花木粘土手工特色课走进肥光社区。实践团队成员鲁丹妮和王欣悦以别开生面的设计开展了互动教学,课程以粘土艺术为载体,引导孩子们在创作实践中深入认知“花木之城”的地域文化特色,切实体会到家乡花木文化的独特魅力。
       “大家知道我们肥西县还有一个名字叫‘花木之城’吗?”团队成员鲁丹妮以启发式提问展开课程教学。随后,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料,系统阐述了肥西县作为“花木之城”的独特优势在于其悠久的苗木种植传统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不仅孕育了紫薇、桂花等特色品种,更在完善的产业政策支持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花木产业体系。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对家乡这一特色产业有了全新认识。
        在完成理论知识讲授后,课堂进入精彩纷呈的实践环节。孩子们被分成四组,以团队合作的方式,用彩色粘土规划苗木花卉的种植。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实践队员的帮助下,开始规划苗木花卉的种植。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相互交流、配合默契,现场气氛热烈融洽。
         在作品展示环节,各小组依次进行成果汇报。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深入思考,详细阐释了作品的设计理念与创作过程。“我们小组制作的是花园,用不同颜色的粘土代表不同的花草,希望我们家乡可以更加美丽!”“我们做的是魔法花田,因为肥西的花木就像有魔法一样,能让世界变得更漂亮!”孩子们用稚嫩而又生动的语言,完整呈现了从构思到成型的创作历程,包括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展示方式,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获得了现场的一致好评,有效提升了教学活动的专业性和互动性。
        此次“巧手筑花木,童心绘绿意”课程,不仅让孩子们通过粘土手工深入了解肥西“花木之城”的独特魅力,更在动手实践与团队协作中培养了创新思维,深化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未来,合肥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将继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富有意义的特色活动,将知识与趣味结合,为乡村教育与文化传播注入青春活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撰稿人:高嘉琦
作者:高嘉琦    来源:合肥大学教育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双碳驱动绿色转型 新疆农户积极投身种植业面源污染治理》
  • 《共同富裕引领下土地流转激活新疆南疆农户生计 “韧性密码”》
  • 以技为舟 以心为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轨迹寻光 铁路匠心传承实践团"武汉电务段陈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