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我校“红途寻迹,东山筑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开展中期汇报,以红色宣讲、情景演绎、诗歌朗诵等多元形式,生动阐释实践主题,展现青春力量与红色传承的深度融合。
红色宣讲环节,实践团成员化身历史“传声筒”。讲述《工学夜学》时,从筹备细节到课堂场景,从知识传递到思想启蒙,一步步还原“工学夜学”启民智、播火种的历史进程,让现场感受革命先辈唤醒民众的努力;围绕毛主席在东山学校的单腿眼镜,讲述者以小见大,串联起毛主席求知若渴、刻苦读书的片段,展现伟人成长中对知识的执着,让红色故事既有温度又具感染力 。
(卢佳怡摄)
小情景剧《恰同学少年》成为汇报“高光时刻”。成员们以精湛演技,重现毛泽东等革命先辈在东山学校求学、思索、探寻救国之路的片段。从课堂辩论的思想碰撞,到投身实践的热血奔赴,青春朝气与家国担当交织,将先辈们“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热血理想,鲜活呈现在舞台,引发全场情感共鸣,让红色精神在情景演绎中直抵人心 。
汇报尾声,五人朗诵《岳麓回响,星火成钢》以磅礴气势收尾。朗诵者们以激昂情感,传递岳麓山革命精神脉络,从革命先辈在岳麓山的奋斗足迹,讲到当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青春的呐喊穿透时空回荡,信仰的烈焰,正把中国的天空照亮……” ,一句句饱含力量的词句,展现实践团传承红色精神的决心,更让红色信仰在朗诵声中,传递给现场每一个人 。
此外,实践团多组别同步呈现工作成果:调研组通过演示屏,展示覆盖人群、问卷访谈数量等数据,明晰红色文化宣传拓展初步成效;宣讲组紧扣“大思政课”育人逻辑,围绕后续打造红色课堂、推进红色画卷创作等规划,融入毛主席求学故事,为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推进定方向;宣传组以高浏览量新闻视频,传递实践动态,扩大红色传播声量,以多元行动,为实践活动勾勒清晰“路线图”,让红色实践既有情感厚度,更具推进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