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篇章一 1907-1929”展区前,一张记载童年轶事的展板吸引了学子们的目光。“6岁时将爆竹拴在地主家牛尾上反抗欺凌”“少年偷学武艺,带领伙伴‘模拟作战’”...这些鲜活的细节,让将军幼年“好打抱不平”的倔强性格跃然纸上。学子们沿着时间线继续追寻,看到他在县立中学与左权等成立“社会主义研究社”,创办《前进》周刊探求真理,直至1927年于黄埔军校入党,最终确立了毕生追随的革命信仰。
图为时轮记忆馆“篇章一”
当讲解提及解放战争,“排炮不动,必是十纵!”这句形容宋时轮所率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钢铁意志的赞誉,深深震撼了在场学子。豫东战役死守桃林岗五昼夜重创强敌,淮海战役徐东阻击战奠定胜局……一幅幅战役地图和影像资料,无声诉说着将军运筹帷幄、敢打硬仗的军事传奇。抗美援朝篇章更让学子们肃然起敬:长津湖零下40℃的极寒中,宋时轮临危受命率第九兵团分割围歼美军王牌,创下全歼“北极熊团”的辉煌战绩。毛泽东主席的评价“用你的兵团,就是要发挥善战恶敌之长!”回荡在展馆,也刻进学子心中,成为对“排炮不动”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实践团负责人陈美怡表示:“宋将军时轮将军‘信念如磐、敢战善战’的精神,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将其带回校园,激励同龄人勇担时代使命。”为此,团队已系统拍摄了大量影像素材,着手制作纪录片,力求生动再现将军风采,让红色基因在青年中焕发新活力。
图为视频组在拍摄纪录片
图为文案组搜集阅读时轮记忆馆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