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邵阳学院 “青春志愿,普语启航” 三下乡:入户走访,普语传情暖人心

发布时间:2025-07-06     阅读:
邵阳学院 “青春志愿,普语启航” 三下乡:入户走访,普语传情暖人心
本网讯(通讯员 [邓鑫] 图 [邓鑫]) 夏日炎炎,阳光洒落邵阳市大祥区板桥村的石板路。邵阳学院“青春志愿,普语启航”教育关爱服务团三下乡活动进入第四天,志愿者们创新形式,将普通话推广课堂“搬”进了农户家中。一场场温馨的入户走访,让国家通用语言的普及与真挚的人文关怀在乡村的烟火气中交融流淌,青春力量在村民互动中绽放温暖光芒。
 
不期而遇:乡间小径的温暖序曲

志愿服务的路上,团队成员与一位买菜归来的当地老奶奶不期而遇。老奶奶热情洋溢,笑着邀请志愿者们进屋做客。走进简朴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屋子,大家围坐在蓝色方桌旁,与老奶奶亲切地拉起了家常。“奶奶,您在板桥村住了多少年啦?”志愿者用清晰的普通话问道。老奶奶欣然打开话匣子,缓缓讲述起村庄的往事,那些关于耕作、邻里的故事在她的叙述中生动重现。亲切交流中,志愿者自然融入推广普通话的使命,耐心引导老奶奶学习常用词句,“奶奶,‘您好’是这样发音的……”老奶奶认真聆听,一笔一划在本子上记下新学的词语,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图注:图为团队成员入户走访,与当地老奶奶围坐交流,教授普通话并聆听乡村故事。通讯员 邓鑫 摄
 
笑容绽放:知识传递的幸福回响

当老奶奶在志愿者指导下学会了“你好”“谢谢”等普通话词语后,她像孩子般开心地高举双手打招呼,脸上绽放出灿烂而感人的笑容。这笑容,是对志愿者服务最真挚的认可,更是知识传递后收获的纯粹喜悦。此刻,普通话推广超越了单纯的教学行为,成为连接两代人的情感纽带。它让乡村长者也能轻松触碰更广阔世界的语言钥匙,也让年轻的志愿者们收获了最质朴的心灵触动。

图注:图为老奶奶学会普通话词语后,开心地与志愿者互动,笑容映照出知识交流的温暖。通讯员 邓鑫 摄
 
扎根乡土: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此次入户走访,是“青春志愿,普语启航”服务团推广普通话的新尝试,更是一次深入乡村、贴近长者的温暖对话。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传递关怀、促进理解的桥梁。未来,服务团将继续扎根乡村沃土,将青春担当融入每一次走访、每一次交流、每一次服务。他们致力于让普通话推广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关怀,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语言文化的力量,持续书写“三下乡”活动的温暖篇章,让青春在服务乡村的实践中熠熠闪光。
 
作者:邓鑫    来源:邵阳学院赴邵阳市大祥区板桥乡召伯村“青春志愿,普语启航”教育关爱服务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扇绘照红韵,漆承暖童心——武昌工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在五三农场开展留守儿童漆扇书
  • “遇见更好的自己”团辅课程顺利开展,共探成长与协作之美
  • 筑牢安全底线 赋能体育未来——吉大学子湘西支教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编程小车进校园,志愿科普促成长
  • 近日,青春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走进渡头桥中学,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充满趣味与挑战的编程小车课程,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科技创新的种
  • 07-06
  • 邵阳学院三下乡:乡土课堂里的彩泥童话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