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搜索
网站首页
社会实践
三下乡
下乡支教
校园新闻
大学生活
校园文学
大学学习
大学校导网
>
三下乡
港中坪的谷粒与青春:农之队在田间写下的劳动诗行
2025-07-10 阅读:
来源: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农之队服务团
港中坪的谷粒与青春:农之队在田间写下的劳动诗行
七月的港中坪,阳光把晒谷场烤得滚烫,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出丰收的絮语。 7月8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农之队服务团的队员们踏着晨露走进这片乡土,用 双手接过农户的农具,在谷粒飞扬间写下青春的注脚。
村口的晒谷场是最先热闹起来的地方。农户家的稻谷刚晒透,金黄的谷粒在地上铺开,像一片阳光织成的海。队员们挽起袖子,弯腰用工具将稻谷归拢。汗水顺着队员们的额角滴进谷堆,混着谷物的清香,成了最特别的“防晒霜”。每个人的衣服都已湿透,却没人喊累——看着鼓鼓囊囊的粮仓,仿佛握住了沉甸甸的踏实。
村口的土路上,一位爷爷正扛着稻米,袋子勒得肩膀发红。队员们赶紧上前接过,沉甸甸的米袋压在肩头,才知这份重量里藏着多少日晒雨淋。"不用,不用全帮......"爷爷急得直摆手,黝黑的脸上泛着红。队员们愣在原地,正发懵时,老人转身进了屋手里拎着一袋稻米说:“我是说留这袋给你们带回去!”阳光穿过稻穗的缝隙落在老人笑纹里,队员们这才恍然大悟,刚才那句"不用全帮",原是藏着这般淳朴的心意。米袋沉甸甸压在手上,比刚搬的几袋都要暖。
走进张奶奶家,豆荚碎与绿豆正等着分离。这是个细致活,队员们围成圈,手指在豆堆里翻飞。绿豆圆滚滚地落进篮中,豆荚屑则被轻轻拂去,细碎的碎屑随着动作飞扬,沾在发梢和肩头。张奶奶一边递水一边夸赞,清亮的绿豆与黄豆装满了篮子,队员们的指尖却被磨得发红,互相看着对方沾着碎屑的“花脸”,忍不住笑出声。
暮色中的港中坪,炊烟混着稻香在村庄上空弥漫。队员们坐在晒谷场边上,看着天边的晚霞,手掌虽沾着泥土,心里却格外清亮。我们或许没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在弯腰拾谷的瞬间、在分拣绿豆的指尖的身影里,青春与土地完成了最真诚的对话——原来“办实事”从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把每一粒粮食捧在手心的认真,是把每一份需求放在心上的热忱。
这场与土地的相遇,让我们农之队服务团的队员们懂得:最动人的风景不在远方,而在沾满泥土的指尖;最坚实的成长,藏在为他人弯腰的每一个瞬间。
三下乡推荐
2025年“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举行
09-25
深入壮锦之乡,织就文化新篇
09-24
千年壮锦秘钥,衙署一梭牵
09-24
“乡村振兴我言明”实践团赴滦平县开展社会实践
09-24
“绿色耕耘,助农兴农”三下乡实践活动
09-23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学子赴南疆:特色婚礼里的非遗传承与青春感悟
“水中珠”肇实(芡实)激活沙浦 特色产业新动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当北纬34°遇见热带火龙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棚程万里”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
西农学子三下乡:深探南果北种,助力产业振兴
推普润疆促振兴:一堂开在南疆乡村的“共富”语言课
青耘沃土绿,智绘乡兴图
“智享生活·智汇新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AI科技助力高台乡村振兴
河海青年:溯长江生态源流 护江豚嬉戏家园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青穗凤梨先锋团与良井镇共绘“凤梨全产业链”振兴图景
科技与生态的共舞 |湖工商学子探访碧泉水厂纪实
大学校导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