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2025年7月8日,“一‘科’青‘葱’,‘合’力助‘农’”乡村振兴促进团赴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箱子村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9点整,实践团全体成员跟随着村支书进行走访,首先来到的是陈叔家,陈叔家的自来水问题一直都很严重,随后村支书为实践团成员分析背后的原因,实践团成员们全程专注聆听并认真做笔记,这些详实的内容让成员们深刻意识到,乡村振兴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需要直面诸多实际问题的系统性工程,也更坚定了大家为村子办实事、解难题的决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调查自来水情况 彭俊博供图)
接下来,实践团全体成员先后来到张奶奶的小卖部和刘爷爷的家中,与张奶奶和刘爷爷都进行了深入沟通,团队成员询问张奶奶:“您觉得现在生活如何?”张奶奶笑着说:“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比起过去已经非常好了,在我小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这些优越的条件,很感谢国家”。团队成员询问刘爷爷:“您觉得村里干部是否能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刘爷爷说:“现在的箱子村村干部大都是年轻人,他们做事很靠谱,素质高且肯吃苦,对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般”。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居民进行走访调查 唐梵洋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居民进行走访调查 王欣怡供图)
7月8日下午15点,团队成员来到箱子村附近的烟草工厂,刚下车便对该工厂的新机器进行探索,该机器的作用是通过将固体物料精确地加入反应釜中,以控制反应过程中的物料含量和比例。紧接着,团队成员帮助农民进行烟草的收纳整理,体验农耕劳作的艰辛与丰收的希望,感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深刻内涵。
(图为实践团成员探索新机器 易贞宁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帮助居民做农活 胡洋舟供图)
愿新时代青年能循着乡村振兴的时代脉络,在泥土与汗水的交融中沉淀成长。此次箱子村之行,实践团成员们既在自来水管道旁记录民生诉求,在与张奶奶、刘爷爷的对话中触摸乡村变迁的温度,也在烟草工厂的新机器前探索科技助农的可能,在田间劳作里体会“春种秋收”的朴素真理。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实践经历,让“纸上得来终觉浅”的认知转化为“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行动力。
未来,这批来自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青年学子,将带着在箱子村收获的思考与感动继续前行:让“一‘科’青‘葱’,‘合’力助‘农’”的初心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生长出更坚实的力量。
供稿|周江 陈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