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李涵,胡文瑞 院通讯员:司希睿)
7月4日至9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启智童程实践团跨越百余里,赴娄底市新化县游家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教育关爱+专业实践+红色研学”为抓手,为乡村儿童送去知识与温暖,也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实践团成员大合照)
7月4日启动仪式上,团队明确“安全为先、专业赋能”原则,结合化工、食品、制药等学科优势,设计涵盖食品安全、口腔健康、趣味化学等特色课程,同步组建宣传小组记录实践点滴。5日,成员们奔赴新化,次日即在游家镇政府与镇村干部完成工作对接。作为湘大2010届毕业生,游家镇人大主席刘杨特意强调安全纪律,双方就活动细节达成共识,为实践活动筑牢基础。
课堂上,知识的种子悄然扎根。7月7日至9日,实践团走进游家镇中心小学,接连开出“七彩课程单”:食品安全课让孩子们学会安全饮食;黏土捏制牙齿模型的口腔健康课,让护牙知识变得可触可感;“大象牙膏” 实验绽放的趣味化学课,用泡沫云点燃科学好奇心;还有党史故事课上,长征距离在问答中被铭记;心理健康课上,情绪“小怪兽”在卡纸信封里被温柔安放。

(图为授课照片)
调研与教学并行,让实践更有深度。实践团走访游家村党群服务中心、中心小学等地,记录下隔代监护难题与学校“一对一帮扶”等应对举措。7月8日,团队走进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旧址,在百年校史中触摸“工业救国”的红色根脉,更读懂“知识+实践”的教育传承,为自身实践注入精神养分。
6天时间里,实践团在新化乡村播撒知识的种子,不仅完成了教育关爱与乡村调研的双向奔赴,更以青春之力践行“用专业服务社会”的承诺。正如楚怡旧址的历史微光,这群青年正以实践为笔,在乡村教育的画卷上写下属于新时代的注脚。

(图为实践团与孩子们的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