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员张煦涵老师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物理启蒙课,以“科学之旅”为主题,带领孩子们走进奇妙的物理世界,揭开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奥秘。
“同学们,你们知道彩虹为什么有七种颜色吗?为什么磁悬浮列车能‘飞’起来?”课堂伊始,张煦涵老师一连串生动有趣的问题便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她以“雾里中悟理,才能学好物理”为切入点,幽默地调侃了“物理看花”的学习困境——“物理好难,总看得我头昏眼花”,随即话锋一转:“但只要掌握方法,物理会成为你们认识世界的‘慧眼’。”

在介绍物理学科的魅力时,张煦涵老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了物理学科“上可升天观星辰,下可入海览鱼龙,进可投军思报国,退可凭技造福民”的广阔应用场景。从爱因斯坦、麦克斯韦等科学巨匠的贡献,到海蒂·拉玛、威利斯·开利等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孩子们在一个个鲜活案例中感受到物理学科的“盛世颜值”与科学力量。
课程核心环节,张煦涵老师系统讲解了物理的研究范畴。她解释道:“物理一词源自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在中文中取自‘格物致理’,研究的是物质、能量、时间、空间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声、光、热、力、电等现象。”为了让抽象概念变得直观,她结合生活实例展开讲解:声现象中“水碗为何能当乐器”,光现象里“水中筷子为何‘折断’”,热现象中“钻木取火的原理”,力现象里“走钢丝为何要拿长杆”,电现象中“加油站为何要防静电”……一个个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发孩子们阵阵惊叹:“原来这些现象背后都是物理知识!”
张煦涵老师特别强调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航天航空技术、磁悬浮列车、半导体芯片等科技成果的展示,让孩子们明白“物理不仅有趣,更有用”。

此次物理启蒙课是“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助力乡村教育的重要举措,张煦涵老师以生动的讲解、丰富的案例,不仅消除了孩子们对物理学科的畏难情绪,更激发了他们探索自然、追求科学的兴趣,为后续的物理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