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追忆抗战烽火岁月,传承弘扬延安精神,南京审计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统数先锋团"实践队入选“赓续红色血脉,助力圣地发展”2025年全国大学生延安专项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于7月12日奔赴延安,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激扬青春力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寻迹】踏访圣地足迹,追寻红色根脉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内,一件件珍贵文物无声诉说着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峥嵘岁月。泛黄的《解放日报》原刊、简陋的纺车、斑驳的军用水壶,无不彰显着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团队成员驻足凝视,通过详实的史料系统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进程。在王家坪革命旧址,毛泽东与毛岸英的父子故事令人动容,领袖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境界,让实践团的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这些跨越时空的历史印记,构筑起红色基因传承的精神坐标,为新时代青年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沉浸】腰鼓跃动防空洞,校歌嘹亮心潮涌
在王家坪革命旧址的广场上,团队成员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安塞腰鼓的"十字步",铿锵的鼓点与矫健的步伐相得益彰,展现了陕北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凤凰山革命旧址的防空洞体验环节尤为震撼,弯腰穿过低矮潮湿的通道时,当年革命志士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斗争的场景仿佛重现眼前。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内,《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的激昂旋律让全体师生肃然起敬,"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校风穿越时空,激励着新时代青年勇担使命。这种沉浸式体验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要在实践中传承革命精神。

【感悟】历史照鉴初心,数据赋能使命
行走在延安这片红色热土上,每一处革命旧址都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延安革命纪念馆的系统史料让同学们读懂了中国革命的历史逻辑;王家坪的父子情深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抗大校歌的雄壮旋律则奏响了青春报国的时代强音。站在统计与数据科学专业视角,我们特别注意到展陈中那些泛黄的统计表格、手绘的物资调配图——这些最原始的数据载体,正是革命先辈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就已展现出用数据服务革命的智慧。新时代,新征程,实践团队成员们将充分发挥数据学科优势,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立志成为既懂数据科学、又具红色底蕴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让统计之光照亮复兴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