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跃动麦浪色:“金色麦浪・手工童梦”实践工坊即将启幕
一场融合农耕文化与手工创意的实践盛宴——“金色麦浪・手工童梦”实践工坊将于近日在福利院温情开启。本次活动由合肥工业大学“砼创华彩,乡伴成长”实践团队策划执行,面向10名福利院儿童,通过“金色麦穗”与“卡纸稻草人”手工制作,让孩子们在指尖创作中触摸农耕文明,在趣味互动中种下珍惜粮食的种子。
活动亮点:三重价值点亮童梦
本次活动以“金色实践赋能童梦”为核心,三大亮点值得期待:文化浸润新形式:打破传统说教模式,用黄色卡纸剪流苏模拟麦穗、棕色卡纸卷制稻草人,让抽象的“农耕劳动转化为可触摸的手工体验,配合麦田插画讲解,让孩子们直观理解“小麦是主食”“麦穗象征丰收”的文化内涵。
创意与技能双提升:活动设置“剪流苏、卷麦秆、捏造型”等步骤,既能让孩子们掌握折叠、剪裁、粘贴等精细动作技能,又能通过黄绿色彩搭配、流苏与叶子形态设计,启蒙美育感知。
劳动教育巧融入:从“每片叶子都要剪得像真麦叶”的细节要求,到“稻草人守护麦田”的场景创作,潜移默化传递“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让珍惜粮食的意识自然生长。
团队筹备:匠心细节藏温情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团队已进入紧张的筹备阶段。在技能培训会上,队员们反复演练手工步骤:用20×7cm黄色卡纸对折剪流苏时,严格把控0.5cm间距与1cm连接边的标准;卷制绿色麦秆时,专门练习“固体胶均匀涂抹+紧卷固定”的技巧,确保每位队员都能精准指导孩子操作
物资准备环节更显用心:100张黄色卡纸、100张绿色卡纸按“每人份独立包装”分类,钝头儿童剪刀提前用砂纸打磨边缘,15cm竹签顶端全部磨圆以防刺伤,甚至为手部精细动作较弱的孩子准备了辅助镊子与预剪好的基础造型。“我们模拟了10种孩子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剪不齐流苏、卷不紧麦秆,现在每个队员都能拿出3种以上解决方案。”团队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活动还特别设计“麦田故事”创意环节,鼓励孩子们用作品讲述对农耕的想象。这场集文化性、实践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实践工坊,不仅是一次手工体验,更是一堂生动的“劳动与文化”启蒙课。期待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孩子在指尖创意中亲近传统,在麦浪意象里读懂劳动的意义。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