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数”说伟人初心,“红”传使命担当 ——湖南第一师范“数映红途”乡村振兴团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

    2025-07-13    阅读:
    来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映红途“乡村振兴团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7月8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在湘西古丈县民族中学会议室开展红色故事专题宣讲活动。团队成员结合专业特色,通过珍贵历史图片和数字故事,深入挖掘毛泽东同志与数字“二十八”的特殊情缘、生命最后时刻的坚守以及感人至深的父子情,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宣讲。
300
转折点上的伟人身影:解码毛泽东生命中的三个“九月九”
刘子谦同学以《一个特殊的九月九》为题,串联起1927年秋收起义、1945年重庆谈判、1949年迎接宋庆龄等历史片段,展现了毛泽东在多个“9月9日”作出的关键抉择。她娓娓道来的讲述,让听众深刻感受到伟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与智慧。
衣柜里的父子情:一位领袖父亲的无声思念
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宣讲组组长黄依美所讲述的毛泽东与毛岸英父子情深的故事。毛主席将儿子的衣物悄悄珍藏26年,却说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时,不少听众潸然泪下。讲到动情处,她几度哽咽,现场师生无不动容。平复情绪后,她以坚定的语调完成演讲,赢得热烈掌声。 这份深沉而克制的父爱,不仅展现了伟人的家国情怀,也让红色故事更加有血有肉,直击人心。     
数字里的红色密码:毛泽东与“二十八”的不解之缘
活动中,宣讲组成员覃张敏讲述了毛泽东同志与数字“二十八”的诸多巧合。“毛泽东”三字的繁体笔画总和为二十八画,青年毛泽东曾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发表《征友启事》;1921年,28岁的毛泽东作为中共“一大”代表参与建党伟业;1949年开国大典上,28响礼炮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8年的奋斗历程……这些数字背后的故事,让听众深刻感受到伟人一生与中国革命的血脉相连。
500
生命最后的坚守:24小时里的初心与使命
宣讲组成员戴晓凡深情地讲述了毛泽东同志生命最后24小时的工作情景。尽管病重卧床,他依然坚持阅读文件11次,累计时长近3小时,甚至在心脏停止跳动前,仍在关注国际局势。戴晓凡动情地说:“主席用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现场许多学生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以毛泽东同志为榜样,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传承红色基因,青春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与当地学生展开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指导老师刘林杰总结道:“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教育,更是一次专业与实践的结合。“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宣讲组成员用数字讲好红色故事,用青春传承红色精神,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未来,“数映红途”团队将继续深入湘西乡村,以数学之“数”织就乡村振兴之梦,以红色之“魂”绘就时代初心! 
100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