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跟时代潮流,其河洛书院 “寻迹中原” 实践团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阳为重要契机,沿循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重走初心之路,围绕工业发展与文化创新领域展开扎实深入的调研。
回溯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 “一五” 计划的 156 个重点项目中,7 个落户洛阳,建设者们以此为起点,开启了洛阳工业发展的新篇章。此后几十年,洛阳企业不断自主创新,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在时代浪潮中奋勇前行。正是基于这样深厚的历史积淀,实践团展开了此次意义非凡的考察。
在河洛书院党委副书记崔瑞红老师和学业指导办公室副主任许元凯老师的带领下,由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考古专业、汉语言专业、材物专业共计 11 名本科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制定了系统的考察路线,完成相关历史文献研读,经实地踩点、与地方部门对接后,赶赴洛阳市中信重工史馆、洛阳市轴承陈列馆以及龙门石窟进行考察调研。
—— 河南科技大学 “寻迹中原” 实践团在考察地点合影7 月 3 日,实践团成员赴中信重工厂史馆参观调研。泛黄的老照片、承载岁月的实物展品与灵动的多媒体展陈交相辉映,铺展开洛阳工业发展的壮阔脉络。这些碎片拼凑出企业从筚路蓝缕到铸就 “大国重器” 的征程,让实践团感受到企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进程、重大战略部署的紧密联系。
—— 中信重工厂史馆内展示的见证工业发展的展品7 月 4 日,实践团来到中国轴承陈列馆。从早期朴素轴承样品到适配高端领域的精密产品,展柜里的展品镌刻着洛阳作为 “中国轴承工业摇篮” 的印记,体现了洛阳工业在创新驱动下迈向高质量发展。
实践的最后一站,实践团走进龙门石窟,通过实地考察与游客互动调研,梳理石窟艺术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现状。与俄罗斯国际友人交流时,对方感慨龙门石窟的壮观,表达了对中国其他地方的向往。这不仅展现了龙门石窟的魅力,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而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与工业领域的进步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中原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 龙门石窟展现出的震撼景观此次实践,成员们在智能制造园区与文化遗产地间,深切触摸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他们明白,青年学子应肩负起时代使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工业的持续创新和文化的传承发扬贡献力量,在推动中原地区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以实际行动践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