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湖北建院“影动‘湘’韵”社会实践团赴株洲博物馆助力非遗传承

    2025-07-15    阅读:
    来源: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影动“湘”韵社会实践团
       7月5日,株洲博物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传承活动。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学院影动“湘”韵社会实践团与皮影戏(纸影戏)传承人吴渊携手,为市民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传统文化体验。这场活动不仅展现了非遗魅力,更探索了青年学子参与文化传承的新模式。
 
(图为团队成员与传承人活动合影)
    活动现场,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协助布置展示区,将吴渊带来的珍贵纸影藏品排序陈列;有的负责引导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就座,提前分发简易纸影制作工具。
 
(图为分发制作工具)
   在吴渊的讲座环节,团队成员小刘主动担任互动主持,结合提前整理的纸影戏经典剧目故事,向小朋友们提问互动,让原本略显深奥的历史脉络变得通俗易懂。当吴渊演示 “以杆运影”技艺时,团队成员们默契配合,有的调整灯光角度,有的在幕布另一侧轻声解说角色动作背后的技巧,让观众更清晰地感受纸影角色转身、跳跃的精妙。
在制作技艺体验环节,团队成员们化身“助教”,将吴渊揭秘的选纸、绘图、剪裁、上色等步骤拆解为更易操作的小环节。建筑设计专业的小柯发现纸影剪裁的线条比例与建筑图纸设计有共通之处,便用卷尺测量示范作品的尺寸比例,手把手教小朋友们把握剪裁力度。“当看到小朋友们剪出的第一个纸影轮廓时,突然明白传承不只是技艺的传递,更是热情的点燃。” 小柯这样说道。团队成员还特意准备了不同颜色的环保颜料,在吴渊指导下,引导孩子们为自己制作的纸影上色,原本素净的纸片在孩子们的巧手下,绽放出充满童趣的色彩。
 
(图为团队指导观众操作)
   活动尾声,团队成员们发挥专业所长,将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层次感融入纸影戏编排。他们用硬纸板搭建出简易的多层幕布,通过调整光源距离,让纸影角色呈现出近大远小的立体效果。成员们反复与吴渊沟通剧情节奏,将现代校园生活场景融入传统故事框架,最终共同完成的小型纸影戏展演,既保留了 “以杆运影” 的传统精髓,又增添了青春气息。
据统计,活动期间共接待参观者300余人次,指导完成纸影作品50余件。更让团队自豪的是,有15位参观者当场表示要深入学习皮影技艺。参与活动的团队成员小邱坦言:“原本以为我们是来学习的,没想到在协助传承的过程中,收获了更多。当亲手操纵的角色在灯光下‘活’起来时,那种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成就感难以言喻。” 团队负责人则表示:“这次志愿者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需要年轻一代用创新思维搭建桥梁,建筑设计中的空间逻辑能为传统技艺注入新表达,这为我们后续的实践提供了全新思路。”
 
(图为团队进行展演)
   通过这次实践,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非遗传承不仅需要坚守,更需要创新。他们计划将活动经验制作成手册,为其他文化志愿活动提供参考。同时,团队还将探索皮影人物数字化呈现技术,运用3D建模、动态捕捉等现代科技手段,让传统纸影艺术以数字文创产品的新形式走进现代生活。正如队员小李所说:"我们要用年轻人的方式,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图为团队成员充当讲解员)
   据悉,该团队已着手开发首批纸影数字文创产品,包括动态壁纸、AR互动体验等内容。这些创新尝试,将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新的可能性。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