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探访坪朗村苗鼓传习所,苗鼓传承里的热爱与坚守——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能量”社会实践队调研湘西苗鼓鼓舞

    2025-07-15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7月5日,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能量”社会实践队踏入湘西矮寨坪朗村,走进湘西苗鼓传习所,展开对苗族鼓舞的探寻,一场与非遗苗鼓的邂逅就此展开。
    传习所内,一位老师与两名学生身旁整齐坐在长廊之下,长廊边摆放着许多大小样式各异的苗鼓。队员们表明来意后,老师热情相迎,与队员们侃侃而谈。据悉,这位老师名叫龙秋蓉,来自德夯。龙老师旁边的两位学生来自周边村落。龙老师介绍这里的苗鼓教学是公益性质的,学生们全凭热爱汇聚于此,老师们在周末和假期组织学生进行教学,为苗鼓传承默默耕耘,教学时间一般在周六的上午。访谈期间,老师还教队员们几句常用苗语,让大家进一步领略苗族文化的风情。
访谈期间,老师带领我们队的一名队员体验了一段简单的鼓舞。队员跟着老师的示范,手持鼓槌,在鼓面敲打出节奏,虽动作略显生疏,却切身体会到苗鼓的独特魅力,直言受益匪浅。随后,老师的两名学生带来精彩的鼓舞表演,鼓槌翻飞,鼓点激昂,尽显苗鼓的灵动与力量。考察队队员们从中感受到当代年轻人对传统苗鼓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希望他们能够坚持下去,发扬苗鼓文化。
    在深入对话里,队员们了解到当地每隔四五年便会举办盛大的鼓王争霸赛,届时来自湘西各地的高手会同台竞技,并选出一位鼓王。矮寨更是诞生出了多位鼓王,而队员们面前的龙老师正是其中一位鼓王的得意门生,她继承并发扬了其老师精湛的鼓舞技艺。此外,每年这里还会举办热闹非凡的苗鼓文化节,届时至少100面苗鼓齐响,鼓声震天。老师还介绍苗鼓舞分为武术鼓和迎宾鼓,这两种鼓的动作灵感皆源于插秧、割禾等劳作场景。老师还提到练习苗鼓舞对体力要求颇高,需要良好的体质才能跳好鼓舞。
    从公益教学到鼓王争霸,从动作来源到练习要求,队员们在坪朗村传习所,深切感受到龙老师、学生们对苗鼓舞的热爱与坚定传承,也更加明白非遗文化的珍贵与传承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我们当代人的努力,把苗族鼓舞更好的传承下去。
通讯员 李云舒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