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以游戏为镜照诗圣一生 以初心为炬传家国情怀

    2025-07-15    阅读: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四进永和服务队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2025年7月14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四进永和服务队成员黄子强在广州市黄埔区永和街社工服务站开展了主题为“杜甫人生模拟器”的人文课程。课程用沉浸式游戏串联起诗圣杜甫的一生,让学生在历史的对话中触摸家国情怀的温度。
    课堂上,授课老师让小朋友们代入杜甫的视角,沿着他的人生轨迹漫步。随着游戏的推进,授课老师引导小朋友们在每一个抉择节点做出自己的选择,让小朋友们感受在时代浪潮中,个人选择与家国情怀的碰撞与共鸣。
    当“亲身经历”幼子饿死的无奈,小朋友们既感到惊讶,又感到悲伤。志愿者随后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诗句逐字进行了解释和翻译,在强烈的情感对比下,小朋友们不仅被杜甫对天下百姓饥寒交迫的痛心和对贵族奢靡无度的愤恨深深感染,更由此感受到杜甫一步步成为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圣人的心境变化。
    “石壕村之夜”剧情将课堂气氛推到高潮。屏幕上出现老妇人苦苦哀求官兵的图片,小朋友们皱紧眉头。一名小朋友站起说:“我要阻止他们!”,授课老师先对小朋友勇敢予以肯定,随后引领小朋友们进行理性的分析。最后,老师通过讲述《石壕吏》的故事让小朋友们明白“坚守不在锋芒毕露,而在以笔为刃”的道理。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环节,小朋友们反应激烈。随着屏幕弹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诗句孩子们都安静下来,在老师的讲解下,小朋友们“穿越”回了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通过展现杜甫由个人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联想到天下贫寒之士的处境。小朋友们亦体会到杜甫成为诗圣的背后是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推己及人的奉献精神和超越个人苦难的宏大理想。
    随着杜甫漂泊江舟成为圣人,游戏迎来尾声。小朋友们沉浸式体验了杜甫的一生,在杜甫的每个人生节点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通过游戏,小朋友们看到了一个用诗歌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苦难的文人,一个用坚守诠释文人的家国担当的杜甫。课程引导青少年感悟诗圣杜甫心系家国的深厚情怀与文人担当,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让爱国情怀与人文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期待小朋友们将杜甫心忧天下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通讯员:黄子强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