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促进基层儿童个性全面发展,2025年7月14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四进永和服务队成员熊梓伊走进广州市黄埔区永和社工服务站,开展以“自然叶语:树叶贴画创意工坊”为主题的美育课程,让小朋友们在趣味互动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创造力与环保意识。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堂伊始,授课老师便以古诗为引,带领孩子们走进树木的世界。随后,授课老师带领孩子们认识各种常见的树叶,引导孩子们观察其形状、颜色、气味。“你们觉得银杏叶像什么?”老师话音刚落,小朋友们便争先恐后举手回答:“像小扇子!”“香香的,像妈妈的驱蚊水!”“它的边缘像波浪!”小朋友们的奇思妙想彼此碰撞,对自然的认知也渐渐饱满。
进入课堂的实践环节——树叶贴画创作,孩子们兴奋地围到桌前,挑选不同种类的叶片。“我选一片小小的,要做个小刺猬!”“我要拼成小猫,耳朵用柳叶!”小朋友们边讨论边动手,将树叶摆成动物、花朵、房子等各种图案。一位男孩正小心翼翼地摆放侧柏叶,他歪着头观察整体构图,不时用手调整位置,嘴里小声嘀咕着:“太歪了,不好看。”另一位小女孩则蹲在地上仔细挑选颜色最黄的银杏叶,脸贴得离地面很近,像一个“自然侦探”。 在这场变废为宝的艺术实践中,一片片树叶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生,环保的种子也在小朋友们心中悄然萌芽。

在贴画完成后,授课老师还邀请孩子们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一位小朋友骄傲地举起作品说:“这是我拼的‘自然公园’,树上还有鸟呢!”其他孩子也纷纷举手展示作品,还彼此称赞:“你的贴得好整齐!”“你拼的鱼尾巴太像了!”孩子们的童真创造与自然之美相互碰撞,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课程最后,授课老师引导小朋友一起回顾今天的课程,对今日所学的自然知识和美育知识进行巩固,一位小朋友还认真地说:“我要告诉妈妈,这片叶子是香樟的,能驱蚊!”课堂在一片欢声笑语和满满的成就感中圆满结束。
通过本次课程,小朋友们不仅领略到自然之美,更在亲手创作中提升了动手能力与艺术素养。四进服务队以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课程设计,让环保理念、美育精神与儿童成长同行,为“百千万工程”注入美育温度与绿色能量。
通讯员:熊梓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