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启程传乡韵,“师苑”开课育童心——合肥大学教育学院“三下乡”首日活动纪实
7月1日,合肥大学教育学院“薪火传乡韵,师苑‘育’童心”志愿队正式开启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在肥西县上派镇肥光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形式丰富、意义深远的教育活动。
“三下乡”志愿篇章炽热开篇
当日上午,出征仪式在合肥大学一期“师韵”雕像处举行。学院党委书记刘良宏对活动筹备人员表示感谢,强调暑期实践是大学生锻炼的重要途径,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行动,并着重强调活动期间的安全问题。指导老师魏亚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的讲话,鼓励学生勇于担当、团结协作。仪式结束后,志愿者们合影留念并奔赴肥光社区。
“筑花木”中探寻肥西韵
到达社区后,“薪火传乡韵,师苑‘育’童心”志愿服务队随即开展了多场特色课程。“巧手筑花木,童心绘绿意”花木粘土手工课上,团队成员鲁丹妮、王欣悦引导学生们认识肥西“花木之城”的地域文化。通过启发式提问、图文讲解,学生们了解了肥西花木产业的特色。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分组用粘土创作,充分展现出创造性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
《少年说》里深抒赤子衷情
音乐课上,团队成员周友梦蝶以《少年中国说》为载体,进行诗词讲解与教唱。教唱过程中,学生们专注跟学,齐声高唱《少年中国说》,歌声嘹亮,饱含深情。他们整齐的歌声不再只是音符的简单汇聚,更是对祖国深情的告白。
“拍卖会”上规划未来蓝图
下午的心理团辅课“价值观拍卖会”由团队成员朱思宇主讲。课程以“击鼓传花”开场,通过“火灾带走三样东西”的问题引导孩子思考自身价值观。核心环节的拍卖会,学生们用虚拟货币竞拍诚信、孝心、友谊等项目,团队成员引导他们分享选择理由。拍卖结束后的讨论,让学生们思考未来目标与行动规划。
合肥大学教育学院“薪火传乡韵,师苑‘育’童心”志愿队此次“三下乡”首日活动成效显著,不仅为社区儿童带来多元教育体验,激发了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也为后续活动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服务队将继续秉持服务社区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自身所学专长,助力社区儿童成长和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