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青春热血,扎根乡土践行担当——溪畔新前·青耘实践团赴往新前村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国家鼓励青年服务基层的号召,2025年7月5日-2025年7月7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溪畔新前・青耘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郭维维的带领下,走进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千岭乡新前村,开展了一系列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包括与当地政府对接交流、走访贫困村民、宣传防溺水与交通安全、调研青梅种植产业、建立实践基地等。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对接政府寻机遇,共绘乡村振兴新篇 团队第一站便来到了新前村村委会和当地政府对接为后续活动顺利开展做准备。在于当地政府深入交流中,我们了解了新前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期间团队积极提出合作发展与搭建新媒体电商平台新思路,同时仔细询问政府对团队活动的支持政策、指导建议、以及开展活动时需要注意的细节,为后续交流合作奠定基础。

(图为团队和夏书记交流)
走访贫困村民,传递帮扶热情 在与村委会干部的多次交流中,团队了解到了乡村振兴给乡村和村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并开启了为期3天的实践走访。
在实际走访中,团队深入贫困村民家中,以拉家常的方式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经济来源、致贫原因及生活需求。交流和倾听每位村民的故事,主动进行志愿服务帮助村民,热情回应,让村民感受到关怀与温暖,增强他们对乡村振兴的信心。
(图为团员在与村民进行访谈)
防溺知识入村,防诈意识进户 实践团走进宿松县新前村,面向当地儿童及家长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普及活动,以图文并茂的宣讲形式筑牢暑期安全防线。用辅导员老师在暑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上防溺水专项安全教育模块时讲到的“六不四免”原则,拓展成通俗易懂的表述讲解给村名们听。
实践团挨家挨户地宣传防诈意识,强调“三不原则”——不轻信陌生信息、不泄露敏感信息、不向陌生账户转账,向老年居民发放反诈宣传手册,指导其留存求助联系方式。通过这种形式的宣传与互动,让广大村民对诈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防范诈骗的方法,更好的保护自己的钱袋子。
(图为团队成员在走访宣传)
参观青梅种植基地,调研产业发展现状 团队成员走进新前村青梅种植基地,深入调研了产业发展现状。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青梅的生长环境,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并了解日常种植管理等方面。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本地产品知名度不高的困境。为解决这一难题,团队经过认真研讨,决定推动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建立长期参与机制,为当地发展持续发力。
(图为队员打扫青梅基地照片)
凝聚集体力量,建立实践基地 为了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经过与村委会的多次协商和精心筹备,实践团于活动尾声在新前村村委会举行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确保基地建设顺利推进。
团队成员与夏书记共同揭牌。在实践基地,团队成员开启多场直播讲解新前村青梅、茶树等种植文化,从多元角度让大家了解到新前村的特色文化。引发实践团队思考更高效的推广方法,以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从而开启长效的帮扶新篇章。

(图为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通过此次活动,团队不仅对新前村的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深刻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和国家对乡村振兴的大力投入。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团志愿活动被宿松融媒体、宿松新闻网相继报道,团队在活动中也收获了美好的回忆和深厚的友谊,期待新前村的乡村振兴事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