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安徽大学生走进“世界中药材之都”,观察发展成就

    2025-07-16    阅读:
    来源:亳州学院“亳韵流芳,药乡传薪”发展成就观察团
7月5日,亳州学院“亳韵流芳,药乡传薪”三下乡实践团走进亳州谯城区世纪花园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小中药师”亲子体验活动在此温情上演。实践团以趣味互动为桥,将中医药文化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心中,让传统智慧在欢声笑语中焕发新活力。 
沉浸式体验:中药知识与趣味实践融合
在社区活动中心广场上,薄荷与艾草的清香交织成独特的“药香课堂”。实践团成员化身“中药讲师”,用童趣语言拆解两种药用植物的“生存智慧”:“大家看,薄荷叶片上的小绒毛藏着清凉密码,夏天泡杯薄荷茶,暑气全跑光!”孩子们踮起脚尖,鼻尖轻触叶片,在“闻香识药”中记住了薄荷提神醒脑的特性;而艾草的讲解则串联起民俗记忆,“端午节挂艾草,既能驱虫避秽,也是古人对健康的美好期盼呢!”
知识问答环节掀起活动小高潮。“艾草在端午要挂在哪里?”“薄荷叶子像不像小水滴?”一个个贴近生活的问题抛出,亲子家庭争相举手。王先生带着女儿连闯三关,手中紧握的香囊与标本画奖励,成了最好的“知识勋章”。“孩子追着问‘还有什么中药小秘密’,这种学习劲头太难得!”他难掩笑意。活动尾声,满载艾草、薄荷芬芳的手工香囊逐一分发,这些兼具驱虫保健功效的“文化载体”,让中医药从课本走向生活。
薪火相传:让古老智慧“活”在当下
此次活动吸引了很多社区居民参与,现场氛围热烈。社区居民李女士表示:“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孩子不仅认识了中药,还了解了如何用中药做香囊,比单纯看书更有意思。” 实践团成员则感慨,通过与社区居民的近距离交流,更深刻体会到中医药文化普及的重要性。“我们希望用年轻人的方式让中药‘破圈’,让更多人尤其是孩子感受到传统医学的魅力。” 团队负责人表示,当孩子们为叶片纹理惊叹、为答对问题雀跃时,便是中医药文化“破圈”的最好证明。                                                                
市井寻踪:让中医药记忆串联古今变迁
7月8日,实践团步入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以问卷为舟、访谈为楫,探寻亳白芍、亳菊等道地药材的前世今生。82岁的张大爷细数五十年变迁:从路边摆摊的风霜,到标准化市场的繁华,再到电商直播的新潮,娓娓道来间,是药乡从“集市吆喝”到“云端飘香”的蜕变。老商户的“掐尖打杈”绝技、年轻店主的药膳创新,皆化作鲜活注脚,让中医药的传承脉络愈发清晰。
企业问道:让中医药精神照见责任担当
7月9日,团队探访安徽广盛堂药业,在饮片车间见证“净选、浸润、切制、干燥”的匠心工序,于质检中心目睹精密仪器对药材成分的严苛把关。访谈中,老员工忆及疫情时全员复工、免费供药的坚守,负责人阐释“宁愿架上药生尘,但愿天下人无病”的初心,字字句句皆显药企担当。技术骨干对“饮片与中成药之辨”“药液保存之法”的详解,更让中医药的科学内核愈发鲜明。
“系列活动让我们深知,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是责任,亦是使命。”团队负责人坦言,实践团将继续以青春之智、青春之力,让中医药文化如亳州药香般,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绵延芬芳,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