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确保资助信息精准触达每一位有需要的学生和家庭,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积极行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资助政策宣讲活动。通过教室资助宣讲、资助盲盒互动、下乡进小学以及入村普及等方式,全面覆盖不同群体,让资助政策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教室宣讲:夯实政策认知基础
在学院的各个教室里,一场场资助政策宣讲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学院邀请了长期从事资助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主讲人,为学生们带来权威且详细的政策解读。从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选条件,到国家助学金的申请流程;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办理要点,到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与申请方式,老师们都一一展开,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在互动环节,学生们踊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申请助学贷款后,利息是怎么计算的?”“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时间是固定的吗?”面对这些问题,老师们耐心解答,消除学生们心中的疑惑。不少学生表示,之前对资助政策一知半解,通过这次宣讲会,终于清楚各项资助项目的细节,也对未来的学业规划更有信心。
资助盲盒:创新形式激发热情
为了让资助政策宣传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学院创新推出“资助盲盒”活动。活动现场,一个个精心包装的盲盒整齐排列,吸引众多学生驻足参与。盲盒内不仅装有文具、小零食等实用礼品,还藏着资助政策知识卡片,涵盖助学贷款还款期限、奖学金申请条件等内容。学生抽取盲盒后,需回答卡片上的问题,答对即可额外获得一份小惊喜。这种新颖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资助政策。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兴奋地说:“原本以为资助政策宣传会很枯燥,没想到以盲盒的形式呈现,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在玩的过程中就把政策知识记住了。”据统计,活动当天参与人数超过[X]人次,极大提高了学生对资助政策的关注度和学习积极性。
下乡进小学:播撒希望的种子
材料与化工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乡村小学,为孩子们带来别开生面的资助政策宣讲。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志愿者们采用动画展示、故事分享、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播放生动有趣的资助政策动画短片,以可爱的卡通形象和简洁的语言,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困难学生的关爱;讲述一个个真实的励志故事,让孩子们明白即使家庭经济困难,也能通过资助政策实现读书梦想;组织知识抢答游戏,准备学习用品作为奖品,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在问答环节,孩子们纷纷举手,积极回答关于资助政策的问题,现场充满欢声笑语。此次活动不仅让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感受到温暖与关怀,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希望的种子,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追求自己的梦想。
入村宣讲:政策送达基层群众
为了让资助政策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学院组织师生深入周边村庄,开展面对面的资助政策宣讲活动。在村庄的文化广场、村委会等场所,宣讲团队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吸引村民的关注。团队成员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向村民们详细介绍各教育阶段的资助政策,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高中阶段的助学金、大学阶段的助学贷款和奖助学金等。对于村民提出的疑问,如“孩子上大学申请助学贷款需要什么手续?”“家里条件不好,怎么申请助学金?”团队成员都耐心解答,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政策的受益情况。一位村民感慨道:“以前对这些政策不太了解,听你们这么一讲,心里踏实多了,以后孩子上学就有底气了。”此次入村宣讲活动覆盖多个村庄,切实提高了资助政策在农村地区的知晓率。
通过这一系列资助政策宣讲活动,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成功将资助政策传递给广大学生、家长和村民,让更多人了解国家资助政策的内容与申请方式,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与支持。未来,学院将持续关注资助政策的落实情况,不断创新宣传方式,确保每一位有需要的学生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助力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人生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