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三农”工作理念,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7月14日,桂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实践团队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黄关镇三树村,开展主题为“AI赋能乡村振兴,链通富路百业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团队走访调研 蒙婷摄
团队抵达三树村后,迅速开展实地走访,聚焦当地以水稻为核心的特色产业体系从水稻种植到辅食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成为调研重点,通过细致记录产业发展现状,团队深入了解当地产业链运作模式,积累了宝贵的一线实践经验。
图为实践团实地调研地-稻米辅食加工厂 邱偌涵摄
实践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躬身观察水稻生长环境与种植技术细节。从土壤墒情到灌溉系统,从品种选育到病虫害防治,团队认真记录下所见所学的第一手农情信息,深入了解农业生产一线情况。
图为实践团成员到田野调查水稻种植 曾柏思摄
在加工厂,驻村书记向团队介绍“湖中禾生态米”品牌特色与工艺团队成员认真聆听记录,学习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打造经验,并思考AI技术未来可能的应用方向。
图为驻村书记向实践团讲述稻米产品 蒙婷摄
实践团与驻村书记及村干部围绕“AI技术如何助力乡村产业”展开专题座谈。结合调研所见,团队成员积极提问交流,共同探讨智慧农业、产销对接等领域的未来发展潜力。

图为实践团与驻村书记座谈会 蒙婷摄
活动尾声,团队成员与驻村书记在稻米加工厂前合影留念,标志着此次深入基层的学习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团队将持续关注三树村的发展,期待以科技之力为乡村注入新动能。

图为实践团与驻村书记在稻米加工厂前合影 邱偌涵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