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一师学子三下乡:探索电路奥秘 掌握连接规律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教学组开展《串联与并联》物理实验课

    2025-07-16    阅读:
    来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
2025年7月16日上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教学组成员夏坤荣在古丈县民族中学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物理实验课——《串联与并联电路》。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探究和实际应用三个环节,帮助学生理解两种基本电路的特点与区别,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技能。
课堂伊始,夏坤荣老师以“如何让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为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王同学提出:“可以用电线把两个灯泡连在一起!”夏老师顺势展示不同连接方式的电路图,引导学生观察电流路径的差异,自然引出串联和并联的概念。
10
在实验探究环节,学生们分组进行电路连接实践。夏老师强调安全操作规范后,各小组领取电池、导线、开关和小灯泡等器材开始实验。“我们组的并联电路成功了!取下L1灯泡,L2还能亮!”李同学 兴奋地报告实验结果。夏老师适时点拨:“这就是并联电路用电器互不影响的特性。”通过对比实验,学生们直观感受到两种电路的本质区别。
11
理论提升环节,夏老师用动态课件演示电流路径。当展示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时,九年级的张强发现:“串联电路中,无论开关放在哪里,都能控制所有用电器!”这个重要发现通过小组讨论得到验证,深化了学生对电路特性的理解。
12
课程特别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夏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教室照明、家用电器等常见电路的连接方式。“原来路灯是并联的,这样一盏坏了其他还能亮!”同学们恍然大悟。在“设计病房呼叫电路”的拓展环节,各小组热烈讨论,最终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并联电路方案。
13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夏老师总结时这样强调。他鼓励学生回家观察家电连接方式,并思考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电路问题。课后,许多学生仍围着实验器材反复尝试不同连接方法,展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这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物理课,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科学教育系列课程的重要组成。团队始终秉持:“做中学”的教学理念,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活动,培养乡村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正如团队负责人潘超红老师所说:“我们要让物理课堂成为点燃科学梦想的火种。”当孩子们专注地连接电路、热烈讨论实验现象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颗颗科学种子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中生根发芽的美好图景。这些在实验中闪耀的思维火花,终将照亮孩子们探索科学世界的道路。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