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筑梦瑶乡 校地共绘振兴——广东建院师生赴连州三水乡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教育赋能:科技与安全课堂点亮童心

       在三水民族小学,实践队聚焦城乡教育差距,设计系列特色课程。“编程机器人拼装课”激发了低年级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孩子们亲手完成作品,高举机器人欢呼,场面温馨而感人。生命健康教育课运用互动游戏解答成长困惑,同时,防溺水‘六不准’安全宣讲为孩子们的暑期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名校梦想课堂则用地图与故事拓宽视野,一名学生坚定表示“要去北京读书当科学家”。




 
      “七天里,你们以大哥哥、大姐姐身份带领小朋友们去看外面的世界,进行了安全教育、AI启蒙等精彩的课程,小朋友们受益匪浅。”三水瑶乡团委书记吴颖洁在座谈会上特别肯定团队直面教育痛点的创新实践。
 

文化传承:非遗活态保护焕发新生

 
       团队深入调研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瑶族布袋木狮舞。他们记录下了一个令人揪心的现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袋木狮舞’正面临着资金短缺和人才流失的双重困境,其影响力因此大打折扣。导致整体影响力不足。为此,实践队走访传承人高展聪,实践中开展了非遗小课堂。通过视频展示,“我们在学校也学过舞狮!”孩子们兴奋地表示,“以后我们要教更多人学会它!”这份纯真的承诺,为非遗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曙光。承诺让传承有了新希望。




        此外,三水瑶乡云雾村党总支委员、瑶族姑娘赵海玲介绍了瑶族刺绣图腾内涵,队员们与孩子们共绘瑶纹创意画,并编排《国家》手势舞,将家国情怀与民族文化自信深度融合。“一针一线皆历史,一问一答见真情。”带队教师吴秋霖感慨。

 

 

产业调研:灵芝田里的乡村振兴课

 
       实践队将课堂延伸至田野,带领小学生探访云雾村林下经济区——灵芝种植基地。在村支书的讲解中,孩子们触摸智慧农业的脉搏,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团队还围绕产业瓶颈开展调研,提出“非遗+旅游”“校地共建实践基地”等建议,获乡政府积极回应。

 

 

校地联动:青春力量与瑶乡的“双向奔赴”

 
       从与乡团委共绘振兴蓝图,到与小学师生围坐畅谈教育,实践队以真诚赢得信任。乡团委寄语:“希望明年扩大课程广度,深化文化传承项目!”离别时,云雾村党群服务中心前的合影定格了这份情谊——石墙上的牌匾与青春笑脸相映,诠释着新时代青年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结语

       这支由广东建院师生组成的实践队,用专业知识播撒希望,以文化浸润守护乡愁。正如他们的队名“圆梦路上”所期许的:在瑶乡云端架起的这座“彩虹桥”,终将让孩子们的梦想如灵芝破土,绵延生长。
作者:吴秋霖、潘佳琪    来源:广东建院建筑工程管理学院清远连州圆梦路上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歌吟墨韵传文脉,光电磁陶启童蒙
  • 歌吟墨韵传文脉,光电磁陶启童蒙
  • 2025年7月16日,徐州丰县分团的暑期支教课堂上,知识的甘泉与艺术的雨露交织洒落。声乐的悠扬、硬笔书法的墨香,将伴随午后物理的奇妙
  • 07-17
  • 匠心规划・活力赋能|广东建院学子用数字画笔绘就北埔村振兴新图景
  • 传统游戏牵两代,童心童趣共传承——綦水启源·蒙趣化行实践团赴綦江开展趣味运动会
  • 诗教润校园 推普传文化
  • 诗教润校园 推普传文化

  • 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5日至7月7日,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教润畲
  • 07-16
  • 院坝里的科学之光|一场点亮少年科技梦的夏日盛会​ ——化学学院“綦水启源·蒙趣
  • 青春筑梦瑶乡 校地共绘振兴——广东建院师生赴连州三水乡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
  • 济宁医学院微湖烛火引航团队开展特色医学启蒙活动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