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院坝里的科学之光|一场点亮少年科技梦的夏日盛会​ ——化学学院“綦水启源·蒙趣化行”实践队在綦江九龙社区开展科技节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2025年7月16日,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綦水启源,蒙趣化行”志愿服务团队走进綦江九龙社区,在喧闹的院坝里搭起了一座科学与梦想的桥梁。这场别开生面的科技节,以实验展示、科普讲座和反诈宣传为纽带,让孩子们在触摸化学反应的奇妙中,悄然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更让“少年梦”与“科技梦”、“中国梦”在夏日阳光下产生了温暖的共振,为基层科普教育注入青春活力。

  ​图为院坝里的科技节小朋友与志愿者的合照 吴思逸摄
  活动伊始,志愿者团队率先开展了反诈宣传主题讲座,讲座以“揭穿骗子的化学魔术”为核心,志愿者通过直观演示,拆解“点石成金”的经典骗局。两块看似无异的石头被放在桌上,一块经砂纸打磨后露出红色内里,另一块则始终保持金黄。志愿者解释,这是骗子利用镀金技术制造的假象,就像给普通石头穿了件金色外套,并非真正的“点石成金”。​在“神奇水”实验环节,两瓶外观相同的液体引发孩子们好奇。志愿者介绍,其中一瓶被标注为“富氢水”,宣称有治病功效且售价高昂,另一瓶则是普通纯净水。通过现场滴入检测试剂,两瓶液体均未出现特殊反应,直观证明二者成分并无差异,所谓“治病功效”只是虚构的噱头。在详细讲解化学诈骗案例后,志愿者们贴心地给出了一系列实用的防诈骗措施。他们教导小朋友们,面对各类看似诱人的“科学产品”宣传,一定要保持警惕,切勿轻信。购买产品前,应先咨询专业人士或权威机构,核实产品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中,避免因信息泄露而陷入诈骗陷阱。若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告知家长或老师,必要时拨打报警电话。这种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的方式,不仅帮孩子们练就了“火眼金睛”,更让他们懂得:科学不是遥不可及的公式,而是守护生活的实用智慧。
  图为志愿者进行反诈宣传主题讲座 吴思逸摄​
  讲座结束后,备受期待的化学实验环节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实验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火焰掌、水精灵、墨韵茶香、漆扇、水火箭、焰色实验、铁粉烟花、生气的河豚、彩色喷泉、星星彩光灯、烟雾泡泡、蓝晒实验等多个项目,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带领孩子们深度探索化学的奥秘,践行“寓教于乐”的科普理念。
  在进行火焰掌实验时,当“火焰掌”的幽蓝光芒在院坝中央亮起时,小朋友们瞬间不淡定了,发出来尖叫。手掌蘸过特制溶液后轻轻划过打火机,一团火焰在掌心腾起又瞬间熄灭。志愿者一边展示一边解释道“这不是魔法,是酒精蒸汽在燃烧,温度其实很低。”,志愿者笑着张开手,邀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玩,虽然小朋友们都非常的害怕,但是在志愿者的鼓励下还是勇敢的接受了挑战,火焰在小朋友的手中燃烧,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奇妙,在欢声笑语中深化对科学的认识。

  图为小朋友玩火焰掌吴思逸摄
  在“水精灵”制作区,孩子们的笑声此起彼伏。志愿者将一种白色粉末倒入水中,轻轻搅拌后,水中逐渐出现了五颜六色、晶莹剔透的“水精灵”,它们在水中摇曳生姿,宛如梦幻般的精灵。小朋友们兴奋地围在实验台前,好奇地观察着这一神奇变化。志愿者介绍,这些“水精灵”是由海藻酸钠与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的凝胶,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添加不同色素,就能制作出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水精灵”。小朋友们被这奇妙的化学反应深深吸引,纷纷跃跃欲试,想要亲自参与制作。​
  漆扇绘制环节里,孩子们的想象力彻底放飞。志愿者提前准备好天然生漆、矿物颜料及素面木扇,活动开始后先演示漆料调配方法,讲解生漆氧化成膜的化学特性。孩子们按步骤操作,用骨胶固定扇面,取赭石、石绿等颜料在调色盘里混合。有的模仿志愿者绘制的山水纹样,有的凭想象画下田间稻穗、枝头蝉鸣,在实践中体会化学与传统工艺的融合之美。​
  图为小朋友展示亲手做的漆扇吴思逸摄
  水火箭发射环节堪称全场焦点,志愿者们为小朋友们详细讲解了水火箭的制作原理和发射方法,并现场演示了水火箭的发射过程。只见水火箭在高压气体的推动下,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天空,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后缓缓落下。小朋友们兴奋地欢呼雀跃,眼神中充满了对科学探索的渴望。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分组动手制作水火箭,他们齐心协力,认真组装每一个部件,然后满怀期待地进行发射。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水火箭成功升空,小朋友们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的笑容,深刻体会到科学探索的成就感。​
  图为志愿者向小朋友演示水火箭吴思逸摄
  蓝晒实验的作品在夕阳下渐渐显影,孩子们把树叶、昆虫标本压在涂了感光剂的纸上,经过阳光暴晒后,白色的相纸上浮现出深蓝色的轮廓。每片叶子的纹路都不一样,就像每个人的梦想都独一无二,但合在一起,就是咱们国家的样子。
  图为小朋友展示蓝晒作品吴思逸摄​
  此外,焰色实验中五彩斑斓的火焰、铁粉烟花绽放的绚丽光芒、“生气的河豚”奇妙的形态变化、彩色喷泉的壮观景象、星星彩光灯闪烁的梦幻效果、都让小朋友们目不暇接,沉浸在化学的奇妙世界中。志愿者们在现场耐心地为小朋友们讲解每个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鼓励他们积极提问、大胆尝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将科学精神融入互动体验的每一个环节。

  图为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做彩色喷泉实验​
  图为小朋友们做星星彩光灯实验萧佳欣摄
  活动接近尾声,小朋友满眼都是对此次院坝里的科技节的不舍,他们的眼睛里装着比星光更亮的东西。这场没有华丽舞台的科技节,却让科学的种子在泥土里生了根。当孩子们知道“富氢水”的真相时,他们学会的不仅是防骗,更是用理性守护生活的勇气;当亲手制作的水火箭升空时,他们触摸的不仅是塑料瓶,更是梦想的质感。正如志愿者所说:“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颗种子,科学给它阳光,它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而无数这样的幼苗汇聚起来,终将成为支撑中国梦的森林。在綦江九龙社区的这个夏日,科学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是指尖跃动的火焰、瓶中绽放的彩光、天空划过的火箭。这些真实可感的瞬间,正在悄悄改变着孩子们对世界的认知——科学可以如此有趣,梦想可以如此具体,自己与那个叫做“中国梦”的宏大愿景,距离也如此之近。
  此次院坝科技节活动,是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下乡”实践育人的生动实践。团队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将化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验展示,把反诈宣传融入趣味互动,既播撒了科学种子,又筑牢了安全防线。未来,学院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组织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科普活动,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高校力量。
作者:张月润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綦水启源·蒙趣化行”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歌吟墨韵传文脉,光电磁陶启童蒙
  • 歌吟墨韵传文脉,光电磁陶启童蒙
  • 2025年7月16日,徐州丰县分团的暑期支教课堂上,知识的甘泉与艺术的雨露交织洒落。声乐的悠扬、硬笔书法的墨香,将伴随午后物理的奇妙
  • 07-17
  • 匠心规划・活力赋能|广东建院学子用数字画笔绘就北埔村振兴新图景
  • 传统游戏牵两代,童心童趣共传承——綦水启源·蒙趣化行实践团赴綦江开展趣味运动会
  • 诗教润校园 推普传文化
  • 诗教润校园 推普传文化

  • 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5日至7月7日,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教润畲
  • 07-16
  • 院坝里的科学之光|一场点亮少年科技梦的夏日盛会​ ——化学学院“綦水启源·蒙趣
  • 济宁医学院微湖烛火引航团队开展特色医学启蒙活动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