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反诈宣传进乡村,趣味互动入民心

    2025-07-17    阅读:
    来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25年7月12日清晨6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青衿护新"实践队12名志愿者在德新镇龙泉村集市开展反诈宣传活动。此次反诈宣传活动的核心目标明确:针对农村地区,尤其是信息获取渠道相对单一、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的老年群体,通过多元化、沉浸式的体验方式,系统性地普及当前高发的诈骗类型识别技巧、防范手段以及相关法律知识,致力于提升村民的主动防御能力,切实守护其财产安全。
  活动伊始,面对清晨略显冷清的集市人流,志愿者们主动出击,热情介绍。随着集市渐旺,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成为破局关键。“反诈拼图速记”让村民在动手拼合中强化对诈骗关键词(如“刷单”、“冒充公检法”、“养老金投资”)的视觉记忆;“粘粘手答题”以轻松有趣的粘取题卡方式,检验村民对常见诈骗话术的辨别能力;而“乒乓‘跃’诈”知识问答,则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完美融合,参与者通过吹动乒乓球选择题目,在游戏中加深对“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原则的理解。这些创新互动形式有效打破了传统说教的枯燥感,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特别是老年群体的参与热情,现场很快汇聚了超过百名村民踊跃尝试,欢声笑语不断。
                                     
                                                                                                          
                                      
图为村民积极参与反诈游戏互动 吴炜摄
  不久后,德新镇派出所民警的准时到场为活动注入了更强的权威力量。民警与志愿者们迅速形成合力,构建了“警校协同”的立体宣传模式。民警利用其公信力和熟悉的乡音乡情,现场讲解真实案例,剖析诈骗手法,有效提升了村民对宣传内容的信任度。志愿者们则配合民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补充解释和引导。这种“专业力量+青年活力”的协作机制,不仅优化了现场秩序,更显著增强了反诈知识的传播深度和说服力,是活动顺利推进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
  面对参与主体中大量存在的老年村民普遍面临的视力不佳、识字有限、理解能力参差等现实障碍,志愿者团队展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和服务意识。他们果断采取“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精细化服务策略:志愿者蹲下身、贴近耳、提高声量,逐字逐句清晰朗读题目和选项,耐心解释专业术语,根据老人的理解和反馈代为勾选,确保调研数据的真实有效。这种“以老人为中心”的陪伴式服务,成功破解了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将被动灌输转化为主动学习,极大提升了老年群体的参与度和知识吸收率,让反诈宣传真正“入脑入心”。
                                       
                                      
                                      
图为实践队成员为村民讲解问卷 吴炜摄
       
图为村民积极参与反诈问卷调查 吴炜摄
  本次龙泉村反诈宣传活动,不仅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青衿护新”实践队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更是一次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弥合数字鸿沟、提升乡村安全韧性的有益探索。它通过趣味化降低认知门槛、协同化凝聚多方力量,成功将专业反诈知识转化为村民,尤其是老年群体可理解、可掌握、可应用的生活智慧,有效提升了乡村的主动防御能力,为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筑牢平安中国基石贡献了高校学子的青春动能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