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田间劳作承薪火,农间对话润初心 ——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綦水启源,蒙趣化行实践团赴綦江开展三下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践行“科技下乡、服务基层”的宗旨,2025年7月17日,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綦水启源·蒙趣化行”实践团走进重庆市綦江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采访农民需求、助力农业生产”为核心,通过实地劳作、科普宣传等形式,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实际需求深度融合,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实践团成员与村民合照吴思逸摄
  本次活动,团队在出发前便做足准备。负责人提前联系村委会了解当地主要农作物,结合种植模式兼具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选取鸭舍、果园作为实践场地。除此之外,准备的劳作工具兼顾实用性与安全性。
  烈日炎炎下,实践团成员身着统一服装,精神抖擞地向村庄进发。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深入田地,与农户共同劳作。朝阳似火,成员们上山考察、剥玉米,汗水浸透衣裳却毫无怨言。“这些大学生不怕苦也不怕累,干起活来有模有样!”村支书感叹道。
  实践团跟随村支书前往村后山地开展资源考察。山路崎岖,土壤以腐殖土为主,沿途分布着多种野生植物。村支书介绍:“该片山林属天然生态区,野生中药材与果树资源丰富,但因缺乏系统开发,经济效益尚未充分释放。”实践团表示会全力以赴帮助村庄寻找发展道路。
  成员们走进果园,果农叔叔化身老师教志愿者“分层采摘法”——根据果实成熟度分批次采摘,避免过度挤压损伤。志愿者起初不太熟练,要么用力太猛扯掉了果蒂,要么没抓稳让果子摔在地上,也并未受到责备。篮子渐渐装满,午后的风带着果香掠过,混着大家的笑声,格外清爽。
  志愿者在果园吴思逸摄
  接着,志愿者们来到一位大姨的家里。院子里的玉米棒被晒得发烫,王大妈正坐在树荫下的小马扎上,脚边堆着半筐金黄的玉米粒—。她剥玉米的工具格外特别,是一只解放鞋,利用鞋的反面上的凸起,能够省力以及有效加快剥玉米的速度。看到大家,她抬起头笑:“这解放鞋剥玉米,比手快多啦!”志愿者们好奇地围过去看。王大妈拿起一根饱满的玉米棒,左手握住顶端,右手扶住终端,对准解放鞋的橡胶鞋来回滚动,“啪”的一声,一排玉米粒就齐刷刷落在筐里。

  志愿者帮忙剥玉米吴思逸摄
  随后,团队还参与了鸭群饲喂工作。村民详细演示了饲料配比,志愿者们按照配比进行搅拌,将饲料均匀投放至鸭舍食槽。饲喂过程中,观察到鸭子生长状态良好。

  村民家的鸭子萧佳欣摄
  劳动间隙,实践团同步开展“一对一”农户访谈,记录农业生产中的痛点与需求。采访内容涵盖种植技术、养殖难题、资源利用、环保意识等多个层面,为后续制定帮扶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在此期间,采访已然成了一个成了“农谚故事会”。村民坐在板凳上,他的皮肤被晒成深褐色,纹路里嵌着洗不净泥土的手掌挥舞着草帽扇着风,随口念起农谚:“‘伏天雨,赛黄金,伏天旱,田焦烂’。”他解释这些短句的由来:“都是一辈辈人看天吃饭总结的,比如‘大豆开花,垄沟摸虾’,就是说这时候得有水,不然结荚少。”志愿者们认真倾听记录,感慨道:“这些话比课本上的农业知识生动多了,全是生活的智慧。”
  实践尾声,志愿者帮着整理农具,村民把刚摘下的李子进大家手里:“尝尝,刚从摘的,甜着呢。”咬下去的瞬间,清甜混着阳光的味道在舌尖散开。他说:“种地苦,但看着苗儿一天天长,就像看着娃长大,踏实。”
  师生们把这份感悟记在了心里。他们知道,这次实践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未来,学院将带着在田间地头收集的需求,持续发挥化学学科在农产品检测、土壤改良、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优势:或许是为果树培育提供科学施肥方案,或许是研发更环保的农药降解技术,或许是帮着分析水质优化灌溉系统。那些在田间许下的承诺,终将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乡村产业的枝繁叶茂与生态环境的山清水秀,源源不断地注入智慧与力量。
  “綦水启源·蒙趣化行”带队老师表示,此次实践的核心是“让农耕不只是体力付出,让对话不只是信息采集”。“我们希望志愿者在劳作时体会‘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在听农谚时理解‘顺应自然’的生存哲学。农民的手既能握锄头,也能写智慧,这些藏在田间地头的知识,需要被看见、被记住。”
  这场田间实践,没有华丽的形式,却让“农耕传承”有了具体的模样——是农民捏着草茎的手势,是农家肥里的草木香,是“伏天雨赛黄金”的古老箴言。当志愿者带着一身泥土味离开时,带走的不仅是晒黑的皮肤和磨红的手掌,更有对土地的敬畏,对劳动者的理解。这或许就是三下乡实践的意义:让城乡的距离,在共同劳作的汗水中缩短;让文明的火种,在面对面的对话里延续,这更是“綦水启源·蒙趣化行”实践团的奋斗目标。

图为实践团成员全体合照 萧佳欣摄
作者:冉美旺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綦水启源·蒙趣化行”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蚌埠学院学子三下乡:财商教育行,反诈进社区
  • 创意镜头映乡韵 青春步履丈河山——吉首大学“心系旅农”实践团深入青龙峡纪实
  • 田间劳作承薪火,农间对话润初心 ——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綦水启源,蒙趣化行实践团赴
  • 田畴绿野间 深耕见芳华——张武村的耕耘诗与青春痕
  • 夏风拂乡野 芳华润童心——张武村的青春实践与教育诗行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