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桂林旅院“双语织梦”实践团进龙胜:青春力量绘就民族团结法治新图景

    2025-07-18    阅读:
    来源:桂林旅游学院 双语织梦实践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国家法制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5年7月7日至9日,桂林旅游学院“双语织梦”服务团深入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瓢里镇六漫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双语为桥,将民族团结与法治宣传的种子播撒在多民族聚居的乡土之间。

  六漫村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多民族和谐共居的村落,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活动期间,服务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围坐畅谈,沉浸式体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团结浓厚氛围。村内完善的法治宣传阵地,如随处可见的法治标语、精心打造的法治舞台与法治文化长廊,为服务团开展普法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和良好环境。

双语普法,润物有声:

  服务团紧密对接乡村实际需求,积极创新宣传载体。在村内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中,一场别开生面的“击鼓传花”法治课吸引了孩子们踊跃参与。随着鼓声停歇,手持花束的孩子需响亮诵读一条法律条文,新颖有趣的互动方式让法律知识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声”入童心。志愿者们更是充分发挥所长,通过精准的语言转换,搭建起与各族村民沟通的无障碍桥梁。他们分组开展入户走访,耐心倾听村民心声,解答法律疑问,将《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及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以最接地气的方式精准传递到户、普及到人。

历史回响,精神传承:

  在实践过程中,服务团成员怀着崇敬之心,专程拜访了村中悬挂“光荣之家”牌匾的抗美援朝老兵。聆听老战士深情讲述烽火岁月中的英雄故事和家国情怀,青年学子们深受震撼与教育。这份跨越时空的忠诚与奉献精神,成为激励服务团成员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矢志报国的生动教材和宝贵精神财富。

青春聚力,共筑家园:

  实践期间,服务团成员坚持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度参与当地民俗文化活动。在共同劳作与朝夕相处中,青年学子与村民的情感纽带不断加深,相互理解与认同持续增进。针对村内青少年群体,团队精心策划组织了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讲述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同奋斗的感人故事,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进一步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

  短短三天的实践,“双语织梦”服务团以扎实的专业知识、饱满的青春热情和创新的工作方法,在六漫村的土地上精心织就了一幅普法宣传与民族交融交相辉映的绚丽画卷。服务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乡村法治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深化实践成果,努力用双语编织服务乡村、促进团结的青春梦想,让青春之花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阔沃土上灼灼绽放,贡献新时代青年的智慧与力量。

  撰稿 | 隆薇薇 梁冬贤 刘贝 邹一铭

  供图 | 黄仲晟 张亦凡

  审核 | 刘贝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