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暑气正浓,但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青春陪伴行,温情空巢乡”暑期实践团队却以满腔热忱奔赴福建、河南多地乡村,开展为期6天的“情系空巢老人”关怀行动。本次实践紧扣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国情民生观察”主题,以青年之力温暖乡村一隅,以切身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为了让活动精准高效落地,团队负责人林睿渝早在出发前便多次与指导老师沟通方案方向,明确以“聚焦空巢老人需求,传递青年关怀”为核心目标。6位队员结合专业优势,制定出“实地走访+记录传播”的实践策略,提前联系当地公益组织,收集空巢老人分布与基本生活数据,细致了解帮扶对象的需求画像。
实践期间,7位成员分组走访村落,与当地公益协会深入合作,进行一对一陪伴、问诊式交流,及时记录老人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感受。在福州某偏远山村,队员们看望了独居的林爷爷,主动为其打扫庭院、晾晒衣物,还一起回忆田间岁月,老人感动地说:“你们就像我的孙子孙女一样,让我不再孤单。”除了日常陪伴,队员们还用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将温暖落到实处。在某养老院,老人们围坐一圈与队员们畅谈村庄变迁,接受拍照留影,纷纷感叹“有人陪,比什么都好”。
“通过这次实践,我真正理解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含义。”队员陈丽梅在实践日记中写道,“我们有责任用所学为乡村养老贡献青春力量。”活动虽然接近尾声,但队员与老人们的联系并未中断。他们建立线上群组,定期电话问候,用坚持不懈的小行动延续这份夏日温情。
这场实践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下乡”体验,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调研与价值体认。闽江学子以青春之名,走进田野、走近人心,用陪伴和倾听,回应空巢老人的真实期盼。正如团队负责人林睿渝所言:“这份实践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推动调研成果落地,让更多人关注、理解、参与到这场关于爱的陪伴中。”
图为团队成员与老人打乒乓球照片
院校: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
实践队:“青春陪伴行,温情空巢乡”暑期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