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师大马边梅林镇暑期公益课落幕
--篮球赛与结课仪式共筑温情记忆
发布:“彝乡青苗”筑梦实践队|文字:李亚姣|图片:赵燕吉惹进去高丛莉
初审:景艳梅|复审:孙妮|终审:詹榕榕
7月10日,由四川师范大学“彝乡青苗”筑梦实践队在梅林镇中心小学为期三天的暑期公益支教活动进入尾声。支教最后一天,“团结杯”篮球赛和结课仪式给马边彝族自治县梅林镇的孩子们留下难忘夏日印记。当日,先在学校篮球场上开展了火热的“团结杯”篮球赛,参赛队员奋力拼搏,展现了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现场气氛热烈,师生共同为选手们加油助威。篮球赛事结束后,在五年级一班教室举行了结课仪式,结课仪式上,师生共同回顾了近期的课程内容,队员们为孩子们分发了精心准备的礼物,温馨互动中饱含深情寄语。
篮球赛里的团结密码
结课仪式前,一场热血沸腾的“团结杯”篮球比赛成为联结情谊的纽带。当天下午15点--17点,梅林镇中心小学篮球场迎来备受瞩目的“团结杯”篮球总决赛。骄阳当头但热情不减,实践队员们耐心引导孩子们排队,有序进入赛场观看比赛。赛事开始时,赛场边稚嫩又热烈的加油声此起彼伏。

(图为鄢家碉村与二坪村进行激烈角逐。吉惹进去供图)
参赛球员年轻的身影在球场上穿梭,汗水挥洒展现蓬勃朝气,尽显青春活力与风采。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观看比赛,用稚嫩而响亮的呐喊为沙腔乡鄢家碉村球队助威。赛场上,篮球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赛场边,欢呼声与掌声交织成动人的赛场交响曲,将现场气氛不断推向高潮。中场休息时特别设置的趣味投篮互动成为亮点,吸引了众多参与者。筑梦队队员与孩子们踊跃参与。彝族学生使掌挖立(五年级)和使掌小红(六年级)精准投中三分球,各获奖励大米一袋,小小的身影也在掌声中绽放出自信笑容。

(图为彝族孩子使掌月习投篮。赵燕供图)

(图为筑梦队队员景艳梅投篮。赵燕供图)
最终,鄢家碉村队以88比100惜败二坪村队。但身为筑梦队队员兼鄢家碉村村民的吉惹进去笑着说:“比赛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活动增进了各村寨之间的交流。我们村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很多球员都是首次参赛,能站上赛场就很棒,期待明年他们再创佳绩。”比赛结束后,颁奖典礼环节,队员高丛莉为本次篮球赛各奖项获得者拍摄了留念照片,在观众们的欢呼声中,拍摄工作持续了近20分钟,队员用镜头定格下了这一个个充满荣誉感的时刻。这场“团结杯”不仅凝聚了梅林镇各村的力量,更彰显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厚底蕴与力量。

(图为鄢家碉村获二等奖。高丛莉供图)
教室里的温情告别
篮球赛颁奖典礼的余温未散,孩子们也陆续返回五年级一班教室。而此时的教室却已悄然变身,迎接他们的是一场充满惊喜与温馨的结课仪式。原来,队员赵燕、高丛莉早已悄悄到镇上,自费购置了西瓜、零食等物资,讲台上堆起的“甜蜜小山”瞬间点燃教室气氛。
授课老师们简要回顾三天课程后,队员们将精心准备的零食分发到每个孩子手中。鲜甜多汁的西瓜、酥脆的饼干散陆续送到了每个孩子的手中,孩子们捧着零食,脸上是藏不住的欢喜。“这三天很短,能教的知识有限,但你们每天准时到校、专注听讲的认真态度让我们深受感动。”高丛莉的话语朴实真挚。
队长孙妮则鼓励孩子们:“课堂不止在教室,世界很大,有更多精彩等着你们。好好读书,将来走出大山看看,我们期待着你们的故事。”简单的话语里,藏着对孩子们最恳切的期许,也有不少孩子悄悄红了眼眶。
仪式尾声,队员们与孩子们共同拿起扫帚和抹布打扫教室,将教室还原成这批队员刚来这里的样子,电脑多媒体里放着孩子们最爱的歌曲《大山》。

(图为打扫教室卫生和孩子面对多媒体唱《大山》。赵燕供图)
三天的公益课不仅为山区孩子带来了知识和欢乐,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终将在未来孕育出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未来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力量。

(图为孩子们含着棒棒糖与筑梦队员合影。孙妮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