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溯赣商文脉承千年薪火 行汤溪热土践青年担当

    2025-07-19    阅读: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义工协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江西省“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高校学子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部署要求,7月11日,江西财经大学义工协会“七彩赋能,乡约义夏”三下乡实践队赴抚州市崇仁县马鞍镇汤溪村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立足当地深厚的赣商文化底蕴,以支教传文化、以调研探实践、以劳动践精神,深入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融合路径,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知行合一”的责任担当。
  
  文化溯源:探寻赣商精神的历史根基
  汤溪村的赣商文化传承并非偶然,而是植根于江西商帮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并在本土实践中形成独特脉络。从历史维度看,赣商(江右商帮)自唐代萌芽,经宋元兴起,至明清形成规模庞大的商帮群体,其“诚信为本、吃苦耐劳、抱团发展”的精神内核,通过亲族、同乡纽带代代相传。汤溪村作为赣东乡村的典型代表,早年便有村民依托本地资源开展商贸活动:清末至民国时期,村民利用当地盛产的棉花,开设小型纺织作坊,以“货真价实”为准则纺线织布,所产布料因结实耐用在周边村落形成口碑,这正是赣商“诚信经营”理念的早期乡土实践;同时,村民通过宗族互助开展农产品贸易,将红薯、稻米等作物运往邻县售卖,体现“抱团发展”的商帮特质。
  这种文化基因在当代汤溪村的发展中得到延续与升华。在温泉产业开发中,村党支部书记李小明借鉴赣商“客帮”集团模式,以村落为纽带整合资源,带领村民共建温泉度假区及配套的餐饮、住宿、纪念品销售产业链,复刻江右商帮“以亲缘聚合力”的传统;在农产品领域,村民延续祖辈“深耕主业”的坚守,专注红薯种植与加工,形成从田间到市场的完整链条,与赣商“精益求精做实业”的风格一脉相承。可以说,汤溪村的发展史,正是赣商文化在乡村场景中活态传承的缩影。
  
  支教传薪:让赣商精神走进课堂
  实践队在汤溪村的支教活动中,将赣商文化历史传承作为核心内容,构建“历史-现实-未来”的教学逻辑。课堂上,成员们系统讲解赣商发展历程:从唐代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打通南北商道,到宋元时期江西制瓷、茶业等产业推动商业繁荣,再到明清江右商帮建立会馆、拓展全国市场的辉煌,结合汤溪村早年纺织作坊、农产品贸易的乡土案例,让孩子们理解身边的赣商历史。
  针对赣商精神内涵,课程选取清代浮梁商人朱文炽“陈茶注明”的诚信故事,与当下汤溪村农家乐“食材新鲜、价格公道”的经营现状相对照;讲述江右商帮“借贷闯荡、吃苦耐劳”的创业史,关联村民建设温泉设施时克服资金、技术困难的当代实践;解析“客帮”集团协作模式,对应如今汤溪村温泉旅游合作社的运作机制。通过“历史典故+本土案例”的方式,让孩子们掌握赣商文化知识,直观感受到祖辈精神在当下的传承。既让赣商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也使实践队学子在备课过程中深化对文化传承的理解。
  
  调研践知:在产业现场解码赣商精神的当代实践
  实践队通过走访汤溪村及周边企业,实地考察赣商文化在现代产业中的转化与发展。
  在汤溪村内部,温泉产业的崛起是“抱团发展”精神的典型实践。李小明书记带领村民整合温泉资源,从最初的单一温泉池,逐步建成包含56个露天温泉池的度假区,并联动餐饮、住宿行业形成完整产业链。这一过程中,村民以村落为单位协作经营,统一服务标准、共享客源信息,与赣商文化“以同乡为纽带开拓市场”的模式异曲同工。目前,汤溪温泉已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年接待赣浙沪游客量持续增长,直接带动村民人均收入提升。
  在崇仁县企业调研中,乾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全产业链管控模式引发团队成员关注,其从纺纱到成品交付的全流程追溯系统,与赣商“货真价实”的品质追求相呼应;盛强百货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崇仁县地方特产,从2024成立以来一年内实现快速发展,展现赣商“敢闯敢试”的时代适应性,而汤溪村村民借鉴其模式开展直播带货,正是这种精神的乡土实践。调研中,成员们认识到:赣商文化并非静态的历史符号,而是融入产业发展的鲜活基因。
  
  劳动砺行:青年学子的精神传承实践
  7月17日,实践队组织河道清扫劳动,成为践行赣商“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的生动课堂。成员们分组负责河岸垃圾清理、水面漂浮物打捞、垃圾分类转运,明确分工、协同配合,高效完成清扫任务,让团队员亲身体验“抱团发展”的实践力量。
  参与实践的成员热依拉·艾合买提表示:“通过亲身参与集体劳动,我们深刻体会到赣商‘抱团发展’的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实干品质。”清扫劳动实践不仅美化乡村环境,也让青年学子在实际行动中感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实现思政教育的实践转化。
  
  此次实践活动,“七彩赋能,乡约义夏”三下乡实践队以汤溪村为窗口,既触摸到赣商文化的历史脉络,也见证其在当代乡村振兴中的具体实践。从课堂上传授的文化知识,到产业调研中观察的发展案例,再到劳动中践行的精神品质,成员们完成了从“知”到“行”的闭环。正如赣商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发展,青年学子也在这场实践中,将“知行赣商”的精神火种播撒在赣鄱大地上,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