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华农学子赋能乡村产业直播助农探索发展新模式

    2025-07-19    阅读:
    来源:大学校导网

华农学子赋能乡村产业,直播助农探索发展新模式

       2025年7月7日至10日,华南农业大学花龙调盐队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奔赴肇庆市广宁县北市镇,以“互联网 + 农业”为创新引擎,开展助农直播实践活动,帮助当地进行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推广活动,用青春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新活力,书写新时代青年投身基层、服务三农的生动篇章。

奔赴乡土,青春正启航

       7月7日清晨8时,朝阳初绽,花龙调盐队队员们怀揣热忱,在校内集结启程奔赴广宁县北市镇。一路驱车从广州至肇庆,经过三小时的车程,在当日中午抵达目的地。
下午队伍与当地政府共同梳理实践任务,聚焦本地特色农产品推广难,市场宣传度低的痛点,明确以直播为核心宣传方式,搭建包括直播,视频,推文等的农产品宣传途径,为后续助农工作锚定清晰目标,敲定以香水柠檬与黄金百香果为重点宣传农产品,进行两场直播活动,正式拉开“三下乡”实践帷幕。
       7月8日,队员们开展包括直播场地,直播宣传,直播内容等前期准备工作。在当日上午10时30分,队员小陈,小李深入当地香水柠檬种植地进行前期调研活动。穿梭于葱郁果林间,仔细调研柠檬生长环境,从土壤质地、灌溉水源到日照时长,全方位了解种植流程;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挖掘“生态种植、自然成熟”的产品亮点,为直播内容储备真实且有温度的素材。
其余队员同步推进线上筹备工作,通过创建抖音账号“北市环游记”并发布系列预热短视频,融入乡村风光、农产品初印象等内容,开启城乡互动的数字窗口。同时制作直播宣传海报,为直播积蓄流量基础。队员们分工协作,共同为直播的顺利开展贡献着力量。
       当日下午,团队聚焦直播流程,围坐研讨脚本设计。从开场的乡村风光展示,到柠檬知识科普、果园实景漫游,再到互动小游戏,对每个环节进行打磨。同时,进行直播彩排,通过模拟直播场景,调试设备、预演互动等,发现不足与问题。例如针对彩排暴露的话术生硬、镜头衔接不畅等问题,队员们尝试融入幽默话术、故事化表达,力求让专业内容“接地气”。队伍以“精益求精”的姿态,反复优化直播内容,为次日正式直播蓄足能量。

直播亮剑,青春正燃烧

      7月9日早晨一组队员奔赴种植地,搭建临时直播场景,精心布置产品陈列区,让香水柠檬、特色茶品等农产品有序展示,营造“田间直播间”的真实氛围。同时其他队伍再次进行彩排,熟练直播流程。 
      下午16时整,直播正式启幕。镜头中,北市山丘的秀丽风光与香水柠檬果园的蓬勃绿意交融,队员们化身“乡村推荐官”,带领观众“云游”种植地。手捧圆润饱满的鲜果,现场切片品尝,直观呈现“清香沁心、酸度适中”的独特口感;在直播过程中,特邀乡村振兴工作人员出镜,详解“生态种植、科学管理”的标准,传递农产品绿色、优质的价值内核,让屏幕另一端的消费者,真切感受到北市农产品的诚意。
      17时柠檬场直播收尾,迎着晚霞,团队趁热打铁转战黄金百香果园。提前踩点的队员迅速衔接,镜头切换至藤蔓满挂待熟果实的果园,带领观众探秘即将上市的黄金百香果。队员们展示果实饱满品相、讲解“自然成熟、甜度升级”的培育特色,同步释放预售信息,延续直播热度,为农产品拓宽销路,让“藏在深山”的好产品,借青春镜头加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本次直播分为两场分别介绍香水柠檬及黄金百香果,共收获近三千播放量、五万点赞,评论区满是对北市农产品的好奇与期待,初步打开特色农产品的线上传播窗口,实现从“产品种得出”到“品牌传得开”的关键一步,为后续农产品销售、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数字动能。

以行践知,青春有担当

       在本次三下乡实践期间,队员们以每日日志为载体,记录成长轨迹:从初入乡村的新奇与忐忑,到筹备直播的焦灼与坚持,再到收获流量与认可的欣喜与振奋,字里行间满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深刻感悟。走出校园温室,他们终于触摸到乡村振兴的真实脉络——不再只是书本上的概念,而是农户期待的眼神、直播间里滚动的留言,是队员们共同用镜头与汗水书写的真实篇章。
       此次“三下乡”,是青年群体赋能乡村的生动缩影。花龙调盐队以青春之姿,探索“直播助农”新路径,让互联网红利深度扎根乡土,让乡村优质资源对接城市消费市场。期待更多青年接力前行,以创新实践激活乡村发展潜能,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广袤沃土上绽放出更耀眼、更持久的光芒,共同绘就产业兴旺、生活富足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