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课堂里淬炼初心 传承精神勇担使命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7 月 11 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 “向党于心,实践与行”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队的 “三下乡” 活动。团队成员以红色资源为生动课堂,在缅怀先烈、回望历史与对话初心的旅程中,接受了深刻的精神洗礼与思想淬炼。
上午,万州区烈士陵园庄严肃穆,松柏苍翠间,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实践团队全体成员怀着崇敬之心来到这里,举行庄重的缅怀仪式。全体成员整齐列队,向纪念碑肃立默哀,静静追思先烈们为民族解放与人民幸福作出的伟大牺牲。随后,队员代表上前敬献鲜花,朵朵黄花寄托着对先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在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下,全体成员举起右拳,铿锵有力地重温入党誓词。誓言回荡在陵园上空,既是对革命先烈的庄严承诺,更是对自身使命的深刻铭记。通过仪式,队员们深切感悟到先烈们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信念。
离开烈士陵园,团队一行来到 “九五” 惨案纪念馆。馆内丰富的文物实物、详实的文献资料与生动的场景还原,系统展现了那段屈辱与抗争并存的历史。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认真聆听每一段历史叙述,仔细观看每一件珍贵展品,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当年的峥嵘岁月。
从苦难中崛起的不屈意志,从抗争中凝聚的民族精神,让队员们对历史的认识愈发立体深刻。大家纷纷表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唯有铭记历史,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也才能在新时代更好地肩负起青年一代的民族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当日下午,团队专程走访了革命老兵樊启贵。尽管已是耄耋之年,老人精神矍铄,谈起战火纷飞的岁月,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时候条件苦啊,吃不饱穿不暖,但没人叫苦,心里就一个念头:把侵略者赶出去,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老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着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 —— 枪林弹雨中的冲锋、战友间的生死相托、对家国安宁的深切期盼……
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千钧;没有刻意的渲染,却句句动人。老人身上那份历经岁月沉淀的深厚家国情怀,让在场师生深受触动,不少人眼眶湿润。队员们表示,老兵的故事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让大家真切感受到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的深刻内涵。
活动最后,团队走进三峡移民纪念馆廉洁展厅。通过专题讲解与典型案例展示,队员们深入了解了三峡移民 “舍小家、为大家” 的奉献精神,以及在移民工程中涌现的廉洁奉公事迹。大家深刻领会到,无论是革命年代的牺牲奉献,还是建设时期的攻坚克难,“廉洁” 二字始终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底色,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日的行程紧凑而厚重,红色基因的浸润、历史记忆的唤醒与初心使命的叩问,让实践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收获颇丰。大家表示,将把此次活动的所思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先烈为榜样,以初心为指引,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马兴梅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三下乡推荐
- 弹力的奥秘
- 为积极响应 “百千万工程” 推动科学教育普惠的号召,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四进永和服务队队员胡玉斌于 2025 年 7 月 18 日在社区活动
- 07-20
- 单摆探秘,智趣飞扬
- 为积极落实“百千万工程”,提升社区儿童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2025年7月18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四进永和服务队队员郑点走进广州
- 07-20
- 小鸟“飞”出平衡术,趣味科普照童心
- 2025年7月18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四进永和服务队队员熊梓伊带领社区儿童开展了一场《会飞的小鸟剪纸——重力的小魔法》趣味科普活
- 07-20
- 筑牢气象安全防线,科普志愿行在新都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防灾减灾和科普
-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