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三下乡”活动——红色足迹印初心,青春实践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红色足迹印初心,青春实践助振兴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使命担当,7月12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向党于心,实践于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的“三下乡”活动开展。团队成员走进红色遗址感悟信仰力量,深入乡村一线助力发展,让青春在知行合一中绽放光彩。
红色遗址忆峥嵘,信仰之光照前路
当日上午8时,实践团首站来到万州区西山抗战遗址。青灰色的城墙饱经沧桑,砖石上密布的弹痕记录着1941年那段烽火岁月。讲解员指着一幅泛黄的作战地图,深情讲述万州人民自发组建抗日义勇队的历史:“彼时,学生罢课募捐、商人倾囊相助、农民送粮支前,男女老少拧成一股绳,用血肉之躯筑起后方防线。”
在遗址陈列的老照片前,团队成员驻足良久。照片中,身着粗布衣的百姓抬着担架在浓烟中奔跑,让“全民抗战”的历史场景变得鲜活可感。“课本里的文字在此刻有了温度,每一个具体的人、每一件鲜活的事,都在诉说着民族的不屈。”金融专业刘同学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
随后,实践团走进江姐事迹陈列馆。展柜内,锈迹斑斑的铁镣、泛黄的狱中书信无声诉说着江竹筠同志的坚贞不屈。当讲解员复述“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这句誓言时,馆内寂静无声,不少同学红了眼眶。参观结束后,团员们在馆前整齐列队,举起右拳重温入团誓词,青春的誓言与先烈的精神在阳光下共振。
乡村调研献良策,专业所长助振兴
午后,团队驱车前往开州区,在华灯初上的开州故城开展实地调研。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红色文化标语相映成趣,刘伯承元帅故乡的红色底蕴与文旅发展活力相得益彰。实践团兵分两组,开启针对性服务。
第一组聚焦“红色文旅与乡村振兴”主题,走访特色商铺、民宿及文化驿站。“我们依托元帅故里资源,将红色故事融入旅游体验,去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带动周边200多户村民增收。”故城运营负责人介绍道。针对商户提出的“客流波动大导致成本核算难”等问题,同学们结合专业知识,现场演示“动态成本分摊法”及Excel记账模板,通过关联客流量与物料消耗数据,实现成本精准管理,得到商户们的一致认可。
第二组围绕“红色文旅中的语言沟通”展开调研。队员们手持问卷,与摊主、游客、本地居民深入交流:“大爷,外地游客问起景点位置,您能说清吗?”“阿姨,用普通话介绍民宿,您觉得有困难吗?”从商户的讲解需求到村民的学习意愿,同学们详细记录不同群体的诉求。“很多商户守着红色‘金名片’,却因语言障碍错失商机,这让我们明确了推普工作要‘分群体定制内容’。”负责调研的李同学表示。
实践感悟促成长,青春担当践使命
夜幕降临,实践团在驻地召开总结会。灯光下,成员们分享着一天的收获:“江姐‘必胜和必活的信心’,是当下青年最需要的精神钙质”“开州故城把红色资源变成‘发展活水’,让我明白乡村振兴既要守得住根脉,也要找得到新路”……
此次活动让“向党于心”有了更具体的注解,让“实践于行”有了更清晰的方向。队员们纷纷表示,将带着此次实践的感悟,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用专业所长服务社会,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马兴梅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三下乡推荐
- 弹力的奥秘
- 为积极响应 “百千万工程” 推动科学教育普惠的号召,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四进永和服务队队员胡玉斌于 2025 年 7 月 18 日在社区活动
- 07-20
- 单摆探秘,智趣飞扬
- 为积极落实“百千万工程”,提升社区儿童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2025年7月18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四进永和服务队队员郑点走进广州
- 07-20
- 小鸟“飞”出平衡术,趣味科普照童心
- 2025年7月18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四进永和服务队队员熊梓伊带领社区儿童开展了一场《会飞的小鸟剪纸——重力的小魔法》趣味科普活
- 07-20
- 筑牢气象安全防线,科普志愿行在新都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防灾减灾和科普
-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