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三下乡”活动——红色足迹印初心,青春实践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红色足迹印初心,青春实践助振兴
 
      为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使命担当,7月12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向党于心,实践于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的“三下乡”活动开展。团队成员走进红色遗址感悟信仰力量,深入乡村一线助力发展,让青春在知行合一中绽放光彩。
 
红色遗址忆峥嵘,信仰之光照前路
      当日上午8时,实践团首站来到万州区西山抗战遗址。青灰色的城墙饱经沧桑,砖石上密布的弹痕记录着1941年那段烽火岁月。讲解员指着一幅泛黄的作战地图,深情讲述万州人民自发组建抗日义勇队的历史:“彼时,学生罢课募捐、商人倾囊相助、农民送粮支前,男女老少拧成一股绳,用血肉之躯筑起后方防线。”
 
       在遗址陈列的老照片前,团队成员驻足良久。照片中,身着粗布衣的百姓抬着担架在浓烟中奔跑,让“全民抗战”的历史场景变得鲜活可感。“课本里的文字在此刻有了温度,每一个具体的人、每一件鲜活的事,都在诉说着民族的不屈。”金融专业刘同学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
 
       随后,实践团走进江姐事迹陈列馆。展柜内,锈迹斑斑的铁镣、泛黄的狱中书信无声诉说着江竹筠同志的坚贞不屈。当讲解员复述“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这句誓言时,馆内寂静无声,不少同学红了眼眶。参观结束后,团员们在馆前整齐列队,举起右拳重温入团誓词,青春的誓言与先烈的精神在阳光下共振。
 
乡村调研献良策,专业所长助振兴
      午后,团队驱车前往开州区,在华灯初上的开州故城开展实地调研。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红色文化标语相映成趣,刘伯承元帅故乡的红色底蕴与文旅发展活力相得益彰。实践团兵分两组,开启针对性服务。
 
       第一组聚焦“红色文旅与乡村振兴”主题,走访特色商铺、民宿及文化驿站。“我们依托元帅故里资源,将红色故事融入旅游体验,去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带动周边200多户村民增收。”故城运营负责人介绍道。针对商户提出的“客流波动大导致成本核算难”等问题,同学们结合专业知识,现场演示“动态成本分摊法”及Excel记账模板,通过关联客流量与物料消耗数据,实现成本精准管理,得到商户们的一致认可。
 
      第二组围绕“红色文旅中的语言沟通”展开调研。队员们手持问卷,与摊主、游客、本地居民深入交流:“大爷,外地游客问起景点位置,您能说清吗?”“阿姨,用普通话介绍民宿,您觉得有困难吗?”从商户的讲解需求到村民的学习意愿,同学们详细记录不同群体的诉求。“很多商户守着红色‘金名片’,却因语言障碍错失商机,这让我们明确了推普工作要‘分群体定制内容’。”负责调研的李同学表示。
 
实践感悟促成长,青春担当践使命
      夜幕降临,实践团在驻地召开总结会。灯光下,成员们分享着一天的收获:“江姐‘必胜和必活的信心’,是当下青年最需要的精神钙质”“开州故城把红色资源变成‘发展活水’,让我明白乡村振兴既要守得住根脉,也要找得到新路”……
 
     此次活动让“向党于心”有了更具体的注解,让“实践于行”有了更清晰的方向。队员们纷纷表示,将带着此次实践的感悟,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用专业所长服务社会,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马兴梅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方寸之间探天地 青春力量护群生 —— 湖南工商大学“望山”青禾服务队为乡村青少年开讲
  • 田野上的“新课堂”:大学生与乡亲一起绘就致富兴疆路——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学子赴新疆
  • 弹力的奥秘
  • 弹力的奥秘
  • 为积极响应 “百千万工程” 推动科学教育普惠的号召,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四进永和服务队队员胡玉斌于 2025 年 7 月 18 日在社区活动
  • 07-20
  • 单摆探秘,智趣飞扬
  • 单摆探秘,智趣飞扬
  • 为积极落实“百千万工程”,提升社区儿童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2025年7月18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四进永和服务队队员郑点走进广州
  • 07-20
  • 小鸟“飞”出平衡术,趣味科普照童心
  • 传承存于蓝白之间,社区扎染活动体现非遗之美
  • 筑牢气象安全防线,科普志愿行在新都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