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武汉工程大学净界π实践队:污泥陶粒技术扎根乡村治水实践,科技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2025-07-20    阅读:
    来源:大学校导网
  (通讯员 梁欢 杨昊 袁浩钧)7月5至7日,武汉工程大学兴发矿业学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净界π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王河村,开展市政污泥陶粒乡村污水治理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将自主研发的市政污泥资源化核心技术落地应用,既为乡村水域治理提供了可实施的技术方案,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担当,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团队成员实践前装载陶粒图片 蔡开鑫摄)
  市政污泥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的副产品,其资源化利用是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与“双碳”目标下的重要实践方向。净界π团队聚焦这一课题,将研发的核心成果市政污泥陶粒带入王河村。经过前期调研,团队选定村内典型污染水域作为示范点位,精准部署市政污泥陶粒净水装置,全程跟踪,以科技手段赋能乡村水环境治理。
 
(图为团队成员放置净水装置 蔡开鑫摄)
  实践数据显示,该净水装置在改善水环境方面成果显著,水体清澈度大幅度提升。这一成果不仅验证了市政污泥陶粒在乡村水域治理中的适用性,更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乡村的传播提供了实践依据,为生态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技术样本。
 
(图为装置净水后的水面 蔡开鑫摄)
  技术应用之外,团队更注重环保理念的宣传。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发放图文手册等形式,团队系统讲解了市政污泥陶粒技术的核心优势,有效提升了村民对生态治理的参与意识和自主维护能力。相关举措获得村民广泛认可,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生态治理格局奠定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为村民讲解陶粒产品 蔡开鑫摄)
  此次实践既是高校科研服务乡村的生动尝试,也是“知行合一”育人理念的具体体现。净界π实践团队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乡村治理的“实用工具”,既为乡村生态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助力乡村生态振兴探索了有效路径。正如团队成员所说:“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才是对专业知识最好的实践。”(审核 李佳)
 
(图为团队成员实践结束合照 蔡开鑫摄)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