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江西财经大学义工协会实践队走访汤溪村

    2025-07-20    阅读: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义工协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掌握基层民生需求,7月16日下午,江西财经大学义工协会“七彩赋能,乡约义夏”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马鞍镇汤溪村开展实地调研。在两位村干部的带领下,实践团队重点走访百岁老人黄根秀及部分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当地民生状况和教育发展情况。
  实践队第一组志愿者进入老人家中,100岁高龄的黄根秀正安卧在床,卧室环境整洁温馨。据儿媳胡光花介绍,四年前一场高烧导致老人行动不便,此后她便主动搬进婆婆房间,全天候照料。每日清晨,胡光花第一件事便是为老人翻身拍背,再精心准备易消化的流食,一勺一勺耐心喂食。老人皮肤出现溃烂时,她坚持每日三次用药水擦洗护理,四年来从未间断。
  尽管岁月在黄根秀脸上留下沧桑痕迹,但她的眼神依然清澈安详。胡光花告诉志愿者,黄根秀生活规律,喜欢静坐窗边看风景,天气晴好时,她还会推着轮椅带婆婆外出透气,让老人保持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对生活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守望窗边的老人)
  百岁的生命刻度,因孝心的温度而延长。“她年轻时也帮衬我们许多,我们如今所做只是反哺我们的母亲而已,是应该的。”面对志愿者的赞誉,胡光花朴实的话语道出孝道的真谛。据悉,黄根秀的子女长期在外务工,照料婆婆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在胡光花肩上。二十余年来,她用日复一日的坚守,无声诠释着“孝”字最深沉、最动人的内涵。
  (志愿者们与老人儿媳交谈)
  走访结束后,实践队志愿者徐静兰颇有感触地表示:“她的世界只剩下一扇小小的窗,四季流转,春秋冬夏。我们年轻人多走进来,就能为她的小天地增添几分色彩。这是生命温度的传递,也是孝道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
  与此同时,实践队第二组志愿者深入汤溪村中小学生家庭,重点走访村中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家庭,与孩子们面对面沟通,了解其生活学习状况,为后续优化支教课程设计提供依据,力求将暑期支教活动打造成孩子们真正喜爱并主动参与的学习体验。
  在留守儿童李蓉家中,志愿者们详细询问其日常生活、学习情况及未来规划。志愿者尹珍妮、陈宇欣针对李蓉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并邀请其参与村内暑期支教活动。“我们开设了丰富的课程和活动,随时欢迎你来交流学习问题。”陈宇欣对李蓉说。
  (志愿者们与学生交谈)
  走访过程中,志愿者们向孩子们详细介绍暑期支教课程的丰富内容,其中涵盖精心设计的趣味运动会、创意手工课堂及寓教于乐的非遗文化解读。志愿者们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在暑期收获知识提升与感情陪伴。
  此次汤溪村走访之行,江西财经大学义工协会“七彩赋能,乡约义夏”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深入农户,既关注农村养老问题,又聚焦留守儿童需求。通过实地调研,志愿者们深入了解农村实际情况,为后续精准开展帮扶活动、传递社会关爱奠定坚实基础,也充分彰显新时代青年学子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实践队将以此为契机,根据调研情况优化支教方案,切实提升帮扶实效,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