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建党精神——赤血昭昭 青史煌煌

    2025-07-21    阅读:
    来源:苗心荣,孔弋航
       江风还攥着那年棉絮
  血痕在机轴间结了痂
  他把喉咙化作撞钟的锤
  一声裂帛,惊醒春芽
  后来潮声反复研磨
  那道未愈的疤
  始终亮着
  如星子坠在
  后来者的睫毛下
  照片:顾正红雕塑
  7月19日,骄阳似火,实践团成员走进顾正红纪念馆。在斑驳的史料与静默的旧物间,触摸那段浸着热血的历史,聆听一个名字如何在岁月里始终滚烫。
  
  顾正红纪念馆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馆内以详实的史料、实物与场景复原,串联起烈士短暂却滚烫的一生,也承载着五卅运动中那段激荡人心的记忆。

  
  当时国内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享有种种特权,对中国人民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
  
  在上海,日本资本家开办的纱厂大量雇佣中国工人,却给予极低的工资,还肆意延长工时、打骂工人,劳资矛盾极为尖锐。同时,中国共产党已开始积极领导工人运动,唤醒工人的阶级意识,各地工人反抗压迫的斗争逐渐兴起。
  
  1925年5月,上海日商纱厂工人为反对资本家无理开除工人、克扣工资,掀起罢工浪潮。顾正红作为工人领袖,积极参与并领导罢工,最终遭到日本资本家枪击牺牲,成为五卅运动的直接导火索。这一事件的背后,是帝国主义侵略下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迫切诉求,也是工人阶级觉醒后反抗压迫的必然抗争。
  
  顾正红用20岁的生命,在历史的坐标上刻下了不朽的精神印记。他身上那股敢为人先的抗争勇气,面对压迫绝不低头的硬气,以及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大义紧紧相连的赤诚,穿越近百年时光依然滚烫。如今,这份精神早已融入时代血脉——它是危难时的挺身而出,是平凡中的坚守担当,更是一代代人接过的接力棒,在为理想奋斗的路上,续写着永不褪色的赤诚与力量。

  
  学习和传承顾正红精神,对广大青年学子而言,既是赓续红色血脉的历史责任,更是砥砺初心使命的现实需要。顾正红烈士以20岁的生命诠释了何为“临难不苟、挺身而出”,其身上所凝聚的反帝反压迫的斗争精神、为群体福祉勇担先锋的担当意识,以及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家国情怀,是中国青年精神谱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青年学子需要从这种精神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勇气、坚守正义的底气和服务社会的动力,以此校准人生航向。
  
  传承这种精神,应立足时代语境践行初心。在学业上,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勇攀知识高峰,直面科研难题不退缩;在社会实践中,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热忱关注社会现实,主动参与基层服务,将所学转化为服务人民的能力;在价值选择上,始终坚守正道,面对不公敢于发声,面对诱惑保持清醒,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让顾正红精神在新时代青年的奋斗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顾正红的精神,是暗夜中点燃的火把,是平凡里淬炼的担当。对青年学子而言,学习和传承这份精神,既是回望历史、铭记初心的必然要求,更是立足当下、勇毅前行的力量源泉。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为正义挺身而出的勇气、为群体福祉担当的热忱、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命运的赤诚,永远是青春最耀眼的底色。让这份精神在日常的坚守与奋进中延续,便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对未来最坚实的奠基。
 

          走进顾正红纪念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映入眼帘。馆内详实的史料展示,让我深刻感受到旧中国工人阶级的苦难与抗争。顾正红烈士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五卅运动中英勇献身,用鲜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革命赞歌。每一段经历,每一段史料都让我感触颇深,顾正红烈士的英勇献身更是让我感到无比钦佩,心情沉重。纪念馆精心设计的纪念印章尤其引人入胜,以现代的,生动活泼的形式,让我们在使用印章中铭记这段历史。

                                                                                                                                                                                                                                                                                                           “回望历史,工赋新章”实践团-惠家山
           参观顾正红纪念馆,心绪久久难平。旧中国的黑暗笼罩四方,却催生出一批共产主义战士。顾正红在沪西工友俱乐部接受革命教育,于二月罢工中入党,成为无产阶级战士。五卅惨案中,他为反帝示威、争取权益壮烈牺牲。黑暗岁月里,正是这样的热血者以生命为火,在思潮激荡中照亮前路。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选择,让我读懂信仰的力量。如今回望,更知共产主义事业需知行合一。纪念馆前的雕像仿佛仍眺望着朝阳,正如他当年在街头斗争时点亮的光芒,永远闪耀在党史中。缅怀先烈,让我们更懂传承 ——在新时代思想指引下,续写奋斗篇章。

                                                                                                                                                                                                                                                                                                                   “回望历史,工赋新章”实践团-杨曦
             站在顾正红纪念馆,旧照片里的斗争场景仍带着滚烫的温度。这位年轻工人在沪西工友俱乐部汲取信仰力量,于二月罢工中坚定入党,最终在五卅反帝浪潮中用生命捍卫尊严——他举起的不仅是反抗的旗帜,更是照亮黑暗的星火。作为西北大学信息学院学子,我读懂这份信仰的重量:当年他为民族尊严挺身而出,如今我们当以专业所长守护家国。芯片攻坚、通信自主,何尝不是新时代的“斗争”?纪念馆的阳光落在雕像上,像极了他当年仰望的方向。这份精神会化作代码里的严谨、实验中的执着,让我们在科技报国路上,续写他的担当。
                                                                                                                                                                                                                                                                                                                 “回望历史,工赋新章”实践团-高宇星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