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中国药科大学“青青药行”实践团队:药学助力乡村振兴,长寿之乡健康产业实践

    2025-07-21    阅读:
    来源:中国药科大学
  导语|红韵铸魂,药护健康,青春力行促振兴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2025年暑期,中国药科大学“青青药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白蒲镇等多个村镇开展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结合药学专业特色,深入基层社区进行产业、文化、健康等领域的实地调研,探寻推进乡村振兴与建设健康中国的实践路径,以青春之力赋能基层民生建设。
  
  药学科普进基层,健康力量护民生
  在白蒲镇钱园社区,一场由“青青药行”实践团队成员主讲的健康讲座吸引了众多村民。围绕高血压防治、安全用药、毒虫叮咬急救等农村常见健康问题,成员们以温暖人心的语言传递专业知识。讲座后,团队还与社区党总支邓书记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基层医疗服务现状与需求,为未来健康精准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实践团队还在白蒲镇这片被誉为“中国长寿之乡”的土地上探寻健康密码。成员们走访多位百岁老人后发现,规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息、富含硒元素的日常饮食以及坚持适度的身体活动,是这些老人的普遍生活状态。当地政府也定期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体检服务,对“大健康”战略进行落实,为老年人的健康撑起保护的大伞。这些发现生动诠释了长寿背后环境、作息与社会的协同效应。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走访万富村百岁老人。彭诚旺供图

  图为实践团队在白蒲镇钱园社区开展药学知识科普小课堂。翟书畅供图
  无独有偶,“青青药行”实践团队也在万富村探寻到了相似的长寿之道,村民们健康的生活作息与社区完善的医养体系相结合,共同描绘出乡村健康的典范图景。
  
  匠心守艺传古韵,科技赋能启新程
  在如皋市,“青青药行”实践团队领略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交融魅力。身处南通锦隆红木艺术品有限公司,非遗红木雕刻的精湛工艺与“守正创新”的工匠精神令众人惊叹;走进盛名百年的三香斋茶干作坊,古法工艺同劳动人民的智慧在朴素的器具中得到延续,绵延在万里飘香的茶香中;白蒲老街“拐弯抹角”的建筑细节,无声传递着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步入水绘园,江南园林的灵秀风骨尽现于亭台流水间,道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驻足于如皋盆景博物馆,如派盆景以清、奇、古、朴的造型姿态,诠释着寓小于大、虚中见实的东方哲思。
  传统文化焕发生机的同时,科技也为特色产业插上了腾飞的双翼。在合兴村富硒大米加工厂,团队成员们见证了从育苗到加工的一体化生产流程。当地同时将产业与文化深度融合,打造白蒲富硒文化展览馆,通过研学教育等方式,将“长寿之乡”的品牌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优势:富硒大米,已成为白蒲镇乡村振兴的一张闪亮名片。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参观富硒大米加工厂。翟书畅供图
  特色兴业活水涌,乡村焕彩千畴振
  在搬经镇龙桥村,蓬勃发展的黑塌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柱。“青青药行”实践团队成员走进种植田地和蔬菜大棚,了解科学化管理如何带动农民增收。磨头镇丁冒村也以水果冰淇淋萝卜、香堂芋等特色蔬菜和特种蔬菜种植赋能乡村振兴。团队成员通过走访调研金旺农场负责人王小龙同志和村干部崔松南同志,不仅明晰了当地的特色种植业,也了解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见证了特色农业拓宽致富路的生动实践。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探访黑塌菜种植基地。翟书畅供图
  万富村的百合种植基地虽是新晋试点项目,却已“一炮走红”。在基地与多家技术单位合作的坚实科技支撑下,优质百合茁壮成长,盛放的百合花海不断吸引年轻人前来打卡。
  如城街道钱长村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草坪产业,并创新性地建立“草坪科技小院”这一产研融合平台,为产业注入强劲的科技动能。蜗牛艺术营地与草坪产业联动发展,承接团建、派对、婚礼等活动,并融入生态教育,显著丰富了村民文娱生活。
  
  红脉凝心铸根魂,文旅融合焕新颜
  作为如皋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鄂埭村建有第一党支部纪念碑遗址。“青青药行”实践团队成员在此学习历史沿革,感悟初心使命。鄂埭村还立足沙质土壤优势,将细荚花生发展成为特色产业。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围绕特色产品与红色文化,向团队成员们详细介绍了发掘特色产品、建设加工基地的振兴之路。在产业融合发展中心,花生制成的粥品、干果琳琅满目,专业直播间积极拓展线上销路,为产业注入时代活力。
  周庄社区依托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诞生纪念地的红色资源,将革命精神融入乡村发展。团队成员在此瞻仰纪念碑,聆听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周庄社区还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建立的向日葵迷宫拟成为中小学研学基地,乡愁馆则生动再现了当地过往的生活场景,为留住文化根脉提供物质基础。
  兴办实业、教育救国的壮举,切身感受其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实干精神。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5年暑假,中国药科大学“青青药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如皋这片土地上为当地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乡村振兴实践案例,深刻体会到产业、文化与健康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团队成员们以青春力量,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书写绚丽篇章,献礼党和人民。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白蒲镇钱园村、合兴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的合影。翟书畅供图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