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数字传媒学部“艺青年”社会志愿服务队于6月28日在灵乡镇老年大学开展“拉丁舞进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由团队指导老师张幸为老年舞蹈队进行教学,用青春活力为银发群体搭建起追逐艺术梦想的舞台,奏响基层文化养老的和谐乐章。
拉丁舞教学:用活力搭建艺术舞台

(▲图一:艺青年”社会志愿服务队与老年舞蹈队合影)
为了让老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拉丁舞的节奏与韵律,“艺青年” 社会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分散在老人中间,一对一地引导他们调整站姿、迈开舞步。张幸老师则站在队伍前方,将伦巴的扭胯、恰恰的碎步等复杂动作拆解成“抬脚尖、转腰腹、摆手臂”等简单步骤,通过 “示范—跟练—纠错”的循环模式循序渐进教学。
54岁的李阿姨起初因腿脚不便有些拘谨,队员小陈便握着她的手数着节拍:“一二恰恰恰,转身时慢慢移重心”,经过半小时练习,李阿姨已能跟着音乐完成整套基础动作,脸上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教室里,老人们时而相互纠正手势,时而笑着调侃彼此的 “小失误”,原本寂静的课堂变成了充满活力的乐园,汗水浸湿了发丝,却挡不住眼中闪烁的热情。

(▲图二:数字传媒学部辅导员张幸老师将复杂的舞蹈动作进行分解)
漆扇制作教学:以匠心传承传统文化
随后,“艺青年”社会志愿服务队来到老年文化中心,为当地老人开展漆扇制作教学活动。漆扇作为承载着千年智慧的传统工艺,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藏着化繁为简的巧思——队员们带来的简易制作方式,让老人们能轻松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
活动现场,队员们早已为老人们备好素面竹扇、装满水的水桶与色彩各异的颜料。“大家看,第一步先往桶里放适量清水,不用太多,刚好能没过扇面底部就行。”队员小李边说边示范,“水量太多会让颜色太淡,太少又不容易晕开,像这样刚好没过扇面边缘就合适。”
待老人们拿到扇子,队员们又分发了装着红、蓝、黄等颜料的小瓶:“第二步很简单,把喜欢的颜料滴进水里,看着它们像花儿一样散开,再把扇子轻轻放在水面上。”65岁的张爷爷好奇地滴了一滴黄色,看着颜料在水中慢慢晕成涟漪,又加了一滴蓝色,两种颜色交融成柔和的绿色,他惊喜地拍手:“像春天的叶子!”
当老人们把扇子从水面拿起,原本素净的扇面上便印着自然晕染的色彩,有的像晚霞铺展,有的似繁花绽放,每个人的作品都独一无二。70岁的赵奶奶举着自己的漆扇,笑着对身边的队员说:“这辈子没做过手工,没想到这么简单还这么好看,回家要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这简单的两步,既保留了传统漆艺的灵动美感,又让老人们轻松感受创作的快乐,在动手过程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

(▲图四:漆扇制作活动结束老人们举扇合影)
持续深耕:让艺术之花绽满基层
此次“拉丁舞进课堂”与“漆扇制作”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是“艺青年”社会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未来,“艺青年”将持续深化“艺术助老 特色品牌,除了拉丁舞和漆扇,还将开设书法、剪纸等课程,让艺术触角延伸到更多角落。这支由大学生组成的社会志愿服务队,正以专业所长架起代际沟通的桥梁,让老年人在艺术学习中收获快乐、重拾价值,也让传统文化在与青春力量的碰撞中焕发新生。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丰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的实践中,用行动证明:文化养老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让银发岁月绽放光彩的生动实践,是让艺术之花在基层沃土上永不凋零的温暖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