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河海大学红色筑梦支教团开展“千乡万村”环保科普活动

    2025-07-21    阅读:
    来源:搜狐网
为响应国家 “美丽中国” 建设号召,助力乡村振兴,7月15日,河海大学红色筑梦支教团在湖南省茶陵县思聪街道三华村开展“千乡万村”环保科普活动。通过沉浸式课堂与互动式实践,让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等环保知识扎根学生心田,为乡村生态治理注入青春动能。
垃圾分类课:以科普实效筑牢乡村环保认知根基
作为“千乡万村”环保科普的核心环节,支教团成员赵雅丽主讲的“垃圾分类,拯救地球家园”课程,通过“认知—讨论—实践”的闭环,让垃圾分类意识深植学生心中。课程以强烈的视觉对比开篇:先播放湘东山区溪流潺潺、竹海青翠的自然影像,让学生体会生态之美;再对比展示工业污染、垃圾堆积的环境恶化画面,以 “我们的家乡会不会也面临这样的挑战?” 的提问,将环保议题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深度绑定,自然切入垃圾分类主题。

支教团成员赵雅丽和学生进行课堂互动
在知识讲解环节,赵雅丽结合PPT系统剖析地球污染现状,从工厂废气导致的空气污染、塑料垃圾造成的水污染,到农药残留引发的土壤污染,层层递进地让学生理解污染对健康与生态的威胁。针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她详细阐述其“减少用地、变废为宝、减少污染”三大益处。

支教团成员赵雅丽为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解
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围绕易拉罐、废电池、果皮等常见垃圾的分类展开热烈讨论;“垃圾分类小能手”游戏更将氛围推向高潮——用椅子划分四类垃圾区域,学生轮流抽取模拟垃圾并快速归类,赵雅丽即时纠正并讲解农村特殊垃圾的处理要点,让垃圾分类知识从课本走向田间地头。

支教团成员赵雅丽带领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小能手”游戏
环保科普课:以协同思维构建乡村生态安全防线
支教团成员卢子浩主讲的环保科普课,授课内容结合茶陵县当地的环保规划,以学生身边的案例阐释环保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系统讲解低碳环保概念及具体实践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环保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 “隐形防线”,进一步增强践行自觉。

支教团成员卢子浩呼吁绿色生活
此次 “千乡万村” 环保科普活动,通过扎根茶陵县三华村的精准科普,让环保知识走进课堂、深入童心。未来,河海大学红色筑梦支教团将努力让 “千乡万村” 的绿色种子在更多土地上生根发芽,为构建乡村生态治理新格局注入青春力量。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