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扎根乡土 服务赋能靖安
青山叠翠映初心,青春力行助振兴。7月2日,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稻香润心· 科技惠民”实践团奔赴宜春靖安,以 “用脚步丈量乡土,以行动践行担当” 为使命,开启乡村振兴实践新征程。实践团成员们怀揣着热情与期待,踏入靖安这片土地上深入走访、躬身实践,以青春力量赋能靖安发展,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篇章。
(一)暖心陪伴,情暖留守群体
青山如黛染苍翠,袅袅炊烟绕古村,宝峰村的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岁月的印记,也藏着留守儿童与困难老人亟待被温暖的守望。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稻香润心·科技惠民”实践团走进村中,为留守儿童送上崭新的学习用品,以亲切交谈倾听孩子们的生活点滴,化身“临时老师”辅导作业、分享学习故事,点燃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同时携牛奶、水果走访困难老人家庭,围坐倾听老人讲述生活过往,关切询问实际困难,针对老人子女外出务工、行动不便等问题,成员们积极作为,全力排忧解难,将社会的关怀与温暖传递到每位需要帮助的村民心中。
(二)躬身田间,厚植三农情怀
乡野田间,是实践团的 “第二课堂”。实践团成员们踏入乡野,在农户的悉心指导下,挽起裤脚躬身劳作,沉浸式体验翻土播种、灌溉采摘等农事活动,将书本中的“三农”理论知识转化为田间地头的实践。在参与农田耕种、灌溉、采摘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深入田间,了解了当地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劳动实践,助力当地农户开展农事活动,在实践中体会劳作艰辛。烈日下,成员们分工协作、干劲十足,汗水浸透衣衫却热情不减,在了解当地农作物生长习性、助力农户生产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与不易,这场充满泥土芬芳的“第二课堂”,不仅锤炼了意志、增长了农业知识,更让爱农情怀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三)传承美德,赓续红色血脉
“在平凡中坚守,在奉献中升华”,实践团的成员们带着精心准备的慰问品,前往宝峰镇拜访了一位有着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老党员结合自身经历与新一代党员陈佳慧,谈论自己当年的入党初心和奋斗历程。其他的成员们也围坐一团,认真聆听他讲述过往的入党经历。老党员饱含深情的话语,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老一辈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成员们也表示将以老党员为榜样,铭记老党员“为人民服务,不为己谋利”的嘱托,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此次“三下乡”活动,“稻香润心·科技惠民”实践团通过关爱留守儿童与老人、拜访老党员和助力农业生产,切实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成员们从老党员手中接过 “忠诚为民” 的精神火炬,将科技助农的智慧播撒田间,用温情陪伴点亮乡村希望,以更坚实的脚步扎根基层,让青春在服务 “三农” 的征程中绽放光芒,为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注入源源不断的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