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西外学子三下乡|棚内“春华秋实”铺就乡村振兴“路”

    2025-07-21    阅读: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
(通讯员 韩梦冉)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国家强,农业必须强,为响应中央一号文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7月14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张王庄村采摘园,从“春华秋实”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瓜果飘香:四季棚富盈户户门

      实践团成员跟随王书记前往张王庄村采摘园进行实地考察。一路上,透过玻璃看见青山映白云往后倒退着,嗅着专属田野的清新空气,骄阳燃烧不尽实践团成员与采摘人负责人的似火热情。
“你们吃,你们吃,不要客气!”张王庄村王书记与采摘园高老板,操着地道的陕北腔热情地招呼实践团成员,面庞洋溢着淳朴笑意。桌子摆满来自陕北黄土地的馈赠——一盘盘泛着晶莹甜汁的西瓜甜瓜、一篮篮红润饱满的油桃柿子。
图为采摘园负责人捧着西瓜 邵珥晴摄
张王庄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努力转变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采摘园负责人高老板热情地为实践团成员介绍采摘园的情况。张王庄村所搭建的现代化大棚采摘园占地面积大约在200—300亩之间,采用大棚与露天种植相结合的方式。园内种植着杏子、李子、野桃、桑葚、葡萄、草莓等种类丰富的蔬果。路边的土地上,绿藤肆意蔓延,上面挂满了圆滚滚的南瓜与西葫芦,生机盎然。高老板还着重强调,种植园可不只是单纯种植蔬果,还专门开辟了红枫景观区域。到了秋日,红枫婆娑摇曳,为采摘园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二)人才汇智:科技园培育太空种

“秋天你们再来,南瓜可以长到几百斤。”高老板双手比划着大小,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张王庄村注重科技助农理念,科学技术赋能农业,为现代农业注入新动能。采摘园引进经过诱变的“太空种子”,超大南瓜成为采摘园的一大特色亮点,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度。此外,采摘园趁着短视频行业迅速发展的东风,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媒介,淋漓展现采摘园的乐趣,开辟发展新路径。
据高老板所说,采摘园还重视人才资源,积极与山东科技人才进行合作。技术人员不仅为采摘园提供先进的制度管理经验、提高提高采摘园运营效率,还传授病虫害治理措施,减少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侵扰,降低损失,为采摘园的农作物生长茁壮成长。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采摘园负责人合影 陈静涵摄

(三)农旅结合:田间地编织桃源梦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张王庄村秉持“两山论”,以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在绿色发展道路砥砺前行,努力勾勒张王庄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王书记和高老板合影 邵珥晴摄
据王书记介绍,张王庄村积极利用土地资源禀赋与地理位置优势,敏锐捕捉当代“快”时代社会,人们对惬意舒缓田园生活的追求,探索“大棚种植+游客采摘”的农业发展模式。
高老板清晰把握采摘园未来发展方向,预备未来搭建露营空间丰富采摘园体验项目,形成“采摘——制作——享用”的完整链条,增强游客互动感与体验感。
炎炎夏日,四季棚内西红柿如珠玉缀满绿藤、油桃红润透亮,甜蜜而芬芳、西瓜甜瓜冰凉而清甜……当青年才俊的智慧洒落在陕北黄土之上,当“农业+旅游”的活力涌动于乡野田间,一条通往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正悄然铺就。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