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踏古址寻简阳记忆,观新馆展实践初心

    2025-07-21    阅读:
    来源:成都东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初心队
  
  踏古址寻简阳记忆,观新馆展实践初心
  2025年7月18日,成都东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初心队走进成都简阳市,开启了一场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的文化体验之旅。
  
         图为初心队队员简阳市人民公园前合影留念 成都东软学院 雷茜摄
  队员们先后探访简阳市人民公园、韦南康纪功碑、白塔园等历史地标,又走进简阳市规划馆触摸城市发展脉络,在古今交织中探寻简阳记忆,以实践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市井烟火里的城市记忆
  
         图为简阳人民公园应第莲池成都东软学院王昭苏摄
  清晨的简阳市人民公园内,古木葱茏,池塘中的荷花与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鲜活的水墨写意画。队员们漫步其间,听导游讲述公园百年变迁:从民国时期的公共空间到如今的城市绿肺,这里不仅承载着几代简阳人的休闲记忆,更藏着城市发展的微观缩影。长廊上的斑驳刻字、老茶铺里的袅袅茶香,都成为队员们记录在文化记忆里的“历史符号”。
  
         图为初心队导游为成员讲解简阳人民公园历史文化成都东软学院丁思琪摄
  石碑无言诉千年忠魂
  
         图为简阳人民公园韦南康纪功碑成都东软学院王昭苏摄
  “石碑无言,却在时光里诉说着简阳作为成渝古道重要节点的辉煌过往。”行至韦南康纪功碑前,队员们驻足凝视。这座镌刻着唐代名将韦皋功绩的石碑,历经风雨依然挺拔,碑文中的历史叙事与周边的现代建筑形成奇妙对话。导游现场讲解了韦皋镇守西川、促进民族融合的典故,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纪功”二字背后的家国情怀与历史厚重。
  古塔砖石间的岁月回响
  
        图为初心队在白塔林合影留念成都东软学院王昭苏摄
  白塔园的千年古塔则为队员们展开另一幅历史画卷。这座始建于宋代的白塔,历经沧桑仍矗立如初,砖石间的纹路仿佛在诉说着简阳的兴衰更迭。
  
         图为白塔林全景成都东软学院丁思琪摄
  队员们沿着塔基缓步绕行,在导游的引导下解读塔身浮雕的文化寓意,感受古人的建筑智慧与精神信仰。
  现代展厅中的历史回顾
  
         图为讲解员讲解简阳历史美食成都东软学院张新硕摄
  简阳市规划馆的发展,恰似一部浓缩的城市成长史。2014年,规划馆初建时,仅在市政府办公楼内辟出百余平方米展厅,以手绘地图和实物模型展示城市布局,彼时展示重点多集中于老城区街巷改造与基础农田保护。2017年,随着简阳融入成都经济区步伐加快,规划馆迁至新址,面积扩至1.62万平方米,引入电子屏滚动播放城市总体规划,首次增设“工业集中区”展区,直观呈现产业布局蓝图。
  现代展厅中的未来图景
  
         图为讲解员讲解简阳城市规划成都东软学院张新硕摄
  如果说古址是简阳的“记忆年轮”,那么规划馆便是城市的“未来蓝图”。在简阳市规划馆内,队员们通过全息投影、互动沙盘等现代技术,直观感受简阳从农业县到现代化城市的蜕变历程。从天府国际临空经济区的布局到沱江生态廊道的规划,从老旧小区改造模型到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这座城市的奋进姿态。看到简阳在保留历史文脉的同时全力拥抱未来,更理解了“传承与创新”的深层含义。
  
         图为初心队在简阳市规划馆合影留念成都东软学院初心队摄
  此次文化体验活动,让队员们在踏访古址时触摸到简阳的历史温度,在参观新馆时感受到城市的发展热度。成都东软学院初心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挖掘简阳文化内涵,用青年视角讲好城市故事,让实践初心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淬炼升华。同时,也期待简阳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