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需从娃娃抓起。7月14日上午,潍坊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特教幼教师范学院)“护星计划”志愿服务队一行10人抵达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阳光苗苗幼儿园,与100余名幼儿共同开启“折纸文创+公益联动”黄河文化周。活动以“把母亲河折进童年”为主线,通过“奔涌浪花”“迁徙候鸟”“渔船剪纸”三大主题折纸,让黄河文化在指尖“活”起来,也让公益的种子在童心里“长”出来。
“浪花姐姐来啦!”伴随着志愿者的生动开场,孩子们首先用一张蓝色卡纸折出“奔涌浪花”。对折、翻角、压线,志愿者边示范边讲述壶口瀑布的轰鸣与黄河奔流的壮阔。小朋友们举起刚完成的浪花模型,奶声奶气地说:“我把大海搬进了教室!”紧接着,志愿者引导孩子们用彩纸折叠“迁徙候鸟”,从丹顶鹤的细长脖颈到黑嘴鸥的舒展翅膀,每一步都穿插着黄河三角洲鸟类保护小故事。孩子们一边为纸鸟画上眼睛,一边学唱“小鸟飞回黄河口”童谣,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活动高潮是“渔船剪纸”环节。志愿者提前准备了日照渔民旧时出海的老照片,孩子们边看边剪:红纸做船身、金纸贴桅杆,再剪出一张张渔网。志愿者们蹲下身,帮孩子们完成最后一剪,并通过剪纸告诉他:“这是爷爷小时候打渔的船。”孩子竖起大拇指,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最终,所有作品被拼成一幅3米长的《黄河童年图》,浪花在前、候鸟在中、渔船在后,构成一幅流动的黄河文化“微缩拼图”。

此次黄河文化周活动,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折纸形式为载体,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近距离触摸黄河文化的脉搏,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在心中播下了传承文化、参与公益的种子。潍坊学院“护星计划”志愿服务队表示,将持续探索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让更多孩子在童趣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