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践行高校服务社会的使命,7月9日,由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印象·鉴湖”青年志愿服务团和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生不息”志愿者服务团组成的长江师范学院长青青“青禾声影”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走进重庆市涪陵区大木镇迎新社区,为当地少年儿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物趣探:发现自然的奇妙密码”科技小课堂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科学知识与趣味实践相结合,激发了乡村青少年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播放了一段展现植物生长奥秘的自然纪录片,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随后,志愿者以生活中的现象为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毛细管”原理,并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引导孩子们思考科学现象。课堂氛围热烈,孩子们踊跃发言,展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图1:小朋友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手工制作环节更是掀起了活动的高潮。单一的硬卡纸在志愿者和孩子们的创作下逐渐变得丰富多彩,有的剪出了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有的设计了开满小花的奇幻灌木。没过多久,五颜六色的“花朵”就在纸树上绽放,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图2:志愿者和小朋友一起做手工)
“我的树开花啦!它有五种颜色呢!”小朋友举着作品,骄傲地展示着自己的创意,分享环节里,孩子们轮番上阵,讲述着制作中的小发现。

(图3:志愿者和小朋友拿着作品留恋)
活动尾声,孩子们捧着开花的纸树,和志愿者们一起定格下这张充满笑意的合影。

(图4:志愿者和小朋友们一起合影留恋)
此次“生物趣探:发现自然的奇妙密码”科技小课堂活动,不仅让大木镇的少年儿童们在趣味中学习了科学知识,提升了实践能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和环保的种子。长青青“青禾声影”乡村振兴服务团成员表示,未来还会带着更多有趣的科学活动走进乡村,让科学之花在田野间持续绽放。
(通讯员 王欣怡 张紫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