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西外学子三下乡|青春护航“心”成长,实践筑梦“爱”续航

    2025-07-22    阅读: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

  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今社会愈发突出,低龄化也成为一种显著趋势,中小学学生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群体。为此,我国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重大行动之一——“心理健康促行动”。7月1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五育并举’呵护儿童成长,‘老幼接力’守护非遗文脉”——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河滨路社区,围绕《头脑特工队2》拯救莱莉情绪计划,精心设计新颖有趣的未成年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引导未成年人认识情绪、接纳情绪,学会与焦虑和解。

  活动室的投影幕布上,实践团成员刘轶浛以看图猜词作为热场活动,拉开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的序幕。小朋友看着投影幕布上的图片,兴致勃勃,回答声此起彼伏:“火冒三丈、眉飞色舞、垂头丧气、乐不思蜀、手舞足蹈……”

  看图猜词环节结束后,小刘老师向小朋友介绍了《头脑特工队2》里面的情绪战队成员以及这次莱莉拯救计划的内容。小刘老师与小朋友们将一起进入小女孩莱莉的内心世界,与情绪战队一起阻止“焦焦”对莱莉的伤害。

  (一)乐乐勋章:情绪压抑保险箱与情绪自由密码锁

  情绪本身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正如《头脑特工队2》中展现的,每一种情绪都是莱莉内心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实生活里,人们的喜怒哀乐同样没有绝对的好坏评判标准。

  倘若刻意压抑情绪,就如同给内心那座装满情绪的“情绪保险箱”落上一把沉重的密码锁。情绪得不到释放,内心的压力便会如滚雪球般不断累积,最终可能让心灵不堪重负。因此,学会与情绪和解、向外寻求帮助至关重要。毕竟,人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压抑情绪只会让心灵陷入更深的困境。

图为实践团成员授课场景 邵珥晴摄

  小刘老师把有关情绪的问题投影在幕布上,微笑着引导小朋友们去思考、去选择,支持自己认可的观点。看着孩子们脸上绽放出的灿烂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满是纯真与喜悦,迈出了接纳自我情绪的关键第一步。小刘老师也为他们颁发了象征着积极接纳情绪的“乐乐勋章”。

  (二)忧忧勋章:焦虑清单与快乐清单

  进入“记忆迷宫”环节,小刘老师向孩子们展示特制的“情绪清单”,清单左侧是“焦虑栏”,右侧是“快乐栏”。实践团成员引导孩子们回忆并写下近期让自己焦虑和开心的事情,将那些模糊的情绪转化为具体的文字。

  “没有不开心的事情!”小朋友稚嫩纯真的话语让现场泛起阵阵笑意,但实践团成员仍鼓励孩子们简单分享自己的清单。通过分享,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原来大家都有相似的焦虑,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

图为公益课堂小朋友听课场景 陈静涵摄

  他们逐渐明白,不应让焦虑占据主导,不开心的事情已然成为过去式,而快乐正朝着他们奔赴而来。最后,实践团成员为每个孩子颁发了“忧忧勋章”,肯定他们勇敢面对焦虑情绪。

  (三)焦焦勋章:构筑心灵“安全岛”

  “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个只属于你的地方,那里有你喜欢的颜色、声音和气味,是你感到最安全、最舒适的港湾……”小刘老师用温柔舒缓的声音,引导孩子们进入“安全岛”的想象世界。

  孩子们的思绪在想象中尽情驰骋,有的趴在桌子上,有的靠在椅子上,甚至还有调皮的孩子躺在地上……当孩子们睁开眼睛,实践团成员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安全岛”。孩子们的童言稚语充斥着美好与憧憬,脸上洋溢着笑容。

  实践团成员告诉孩子们,当感到焦虑时,就可以闭上眼睛,回到自己的“安全岛”,感受那份宁静与舒适。随后,实践团成员为每个孩子颁发了“焦焦勋章”,鼓励他们在面对焦虑情绪时,能随时回到这片心灵的净土。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曾参与公益课堂小朋友合影 邵珥晴摄

  暑期实践团成员秉持青春建功、青春筑梦、青春铸魂的理念,以青春之力守护未成年人心灵的万里晴空。通过这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小朋友不仅了解到焦虑的表现与危害,如担忧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心悸、呼吸急促、消化不良、睡眠障碍等,还知道了当他们未来进入青春期后如何应对“焦焦”“丧丧”“尬尬”。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