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由华坪县团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益行·星火拾遗”实践团联合主办的“七彩假期”爱心托管班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竹屏、荣将社区正式启动。为期十余天的支教活动中,31名南航志愿者深入基层社区,面向儿童开展涵盖三航科普、非遗技艺、素质拓展和安全教育等多个板块的综合课程,以实际行动丰富山区孩子的暑期生活。
开营破冰,拉近心距离 开班仪式上,实践团播放了预先准备的视频短片,以轻松活泼的形式展示成员构成与课程安排。志愿者们根据自身所开设的课程特点,分别设计了具有识别度的出场方式——飞盘飞舞、排球腾跃、英语对话和蓝染手作等教学元素融入其中,不仅体现了团队特色,也成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后续教学活动打下基础。
三航科普,蓝天梦想启航 围绕学校“航空、航天、民航”三大特色方向,实践团结合儿童接受能力开展了系统的科普课程。从飞行器种类介绍到飞行原理演示,再到动手制作模型飞机与纸质航模,孩子们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逐渐建立起对航空知识的初步理解。通过亲手组装、调试模型,感受到飞行的乐趣,不少孩子在课堂后主动交流问题,课堂氛围活跃,学习兴趣显著提升。

图 1-三航科普航模课现场+南航“青益行”实践团成员摄
非遗技艺,文化在手中延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此次支教的重要板块。团队设置了蓝染技艺课程,结合图文展示与实际操作,向学生们介绍蓝染的起源、工艺流程与常见图案。随后,孩子们动手完成扎布、染色、晾晒等工序,在反复尝试中掌握技巧,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在扎与染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体验了古老工艺的魅力,也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创意与想象。

图 2-蓝染课堂+南航“青益行”实践团成员摄
美育拓展,课程多元育心除传统语文、英语等基础课程外,团队还开展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拓展课程,包括摄影基础、诗词鉴赏、英语口语等,进一步丰富了暑期课堂内容。
在摄影课程中,新闻学专业的志愿者通过实物展示与图例讲解,介绍了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取景技巧及航拍设备的常见应用场景,帮助学生建立对“影像表达”的初步认识。学生们在课后利用相机与手机尝试简单构图练习,记录校园里的光影变化与课堂中的精彩瞬间,在镜头中发现生活的细节之美。
英语口语课堂则结合学生兴趣设置主题式教学。课程初期围绕“美食”话题展开,志愿者带领学生学习了日常食物的英文表达及用法,通过趣味对话和情境模拟加深记忆。在课程尾声,学生们合唱英文童谣《Mary Had a Little Lamb》,以轻松活泼的节奏结束本堂口语课,既增强了语言语感,也提升了课堂参与度与自信心。

图 3-英语口语课堂+南航“青益行”实践团成员摄
安全课堂,寓教于乐学防护 安全教育是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涵盖饮食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以及防毒防骗等方面。与传统说教式安全课不同,团队采用分组闯关、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游戏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了识别风险、应对突发情况的基本方法,课堂结束后仍积极讨论情景设定,形成了较强的知识留存度。
行而不辍,星火终将燎原 “青益行”寓意青年以公益之行传递希望,“星火拾遗”则象征用点滴之光守护文化的延续。本次“七彩假期”爱心托管班在多方支持与团队协作下顺利开展,志愿者们秉持“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南航校训精神,把专业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将陪伴落实为真诚行动。
未来,团队将继续完善教学设计,总结经验做法,探索更多适应基层教育实际需求的服务形式,在实践中厚植责任感,用星火微光点亮乡村童年的一角,也照亮青年成长的轨迹。

图 4-“青益行”团队成员和孩子们的合影+南航“青益行”实践团成员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