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摆手踏歌承古韵,薯香入赋话新章 ——西南大学数“炎”小分队光明村社会实践纪实

    2025-07-22    阅读:
    来源: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炎”小分队
  近日,西南大学数“炎”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重庆市酉阳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光明村,在土家族同胞的热情接待中,沉浸式学习摆手舞、体验特色美食,开启了一场非遗文化传承之旅。
图1 实践队全体成员出发前在数学与统计学院门口合影留念  曾茂娅供图
  摆手踏歌:舞动千年土家魂
  土家族摆手舞,源于古代土家先民的祭祀与生产活动,是土家族标志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同边顺甩、屈膝下沉”韵律,生动再现了狩猎征战、农事劳作等场景,承载着族群的历史记忆与精神信仰实践。首日,队员们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全身心投入土家族摆手舞的学习。从独特的“同边顺拐”舞步,到动作中蕴含的农耕智慧与民族精神,学子们在汗水中感受着千年非遗的厚重。当夜幕降临,一场篝火晚会成为成果展示的舞台。队员们踏着铿锵鼓点,将日间所学完美呈现,整齐的舞姿赢得村民阵阵喝彩。传承人即兴唱响的原生态土家民歌,高亢悠扬,让青春舞步与古老歌谣在跃动篝火中深情交融。
图2 非遗传承人顾昌福为实践队队员们教学摆手舞 曾茂娅供图
图3 实践队队员采访非遗传承人顾昌福的照片 曾茂娅供图
  薯饭飘香:灶台传递乡土情
  次日,实践聚焦土家特色饮食文化——腊肉洋芋饭。在村民手把手指导下,队员们亲历了选材、切配、掌握柴火火候、调配米水比例的全过程。灶膛里跃动的火焰映照着专注的脸庞,铁锅中升腾起腊肉的醇香与土豆的清甜。当金黄土豆与油亮腊肉镶嵌于晶莹米饭之中,队员们品尝到的不仅是地道美味,更是土家人因地制宜的生活智慧与温暖质朴的待客之道。这堂“厨房里的实践课”,让乡土智慧变得可触可感。
图4 实践队队员彭望旺在老师指导下制作洋芋饭的场景 曾茂娅供图
  青春印记:山水之间话担当
  从晨曦中的舞场到夜幕下的篝火,从飘香的灶台到真诚的交流,“数炎”小分队以谦卑之心学习,以青春之姿融入。他们在摆手踏歌间传承文化薪火,于薯饭飘香中体悟生活本真。这场实践,是青春与乡土的深情对话,更是新时代青年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行动诠释担当的生动注脚。酉阳的青山绿水,见证着学子们为乡村振兴注入的青春力量,也期待着更多年轻身影在这片热土上续写新篇。
图5 实践队队员与传承人顾昌福围篝火跳摆手舞 曾茂娅供图
  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不仅深化了学子们对非遗保护的理解,更激发了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实践团队将把这份文化记忆转化为创新动力,让传统之美在现代社会持续绽放光彩。
  供稿:高冰滢 彭望旺 李繁芸 曾国荣
  供图:曾茂娅
  通讯:高冰滢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