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图为实践队在闵吴村村委会合影)
暖心陪伴,用细致关怀连接心灵
本次实践活动以“上午授课,自习收尾”的形式展开:课堂上,队员们关注不同孩子的状态与需求;下课后,队员们主动询问孩子的学习状况与家庭情况;自习时,队员们认真辅导作业,耐心教导难题。点滴关怀,日复一日,队员们用真诚与陪伴帮助孩子们敞开心扉,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注:图为志愿者在自习课上进行作业辅导)
专业课程,以多元探索拓宽视野
专业特色课程巧妙融合非遗传承、红色基因与科学启蒙:非遗剪纸课上,孩们子动手体验传统技艺,感受文化魅力;红歌传唱环节,孩子们在稚嫩而激昂的歌声中感悟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趣味扎染、魔力气球实验等课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文化底蕴与科学奥妙。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在探索与实践中收获知识,启迪智慧。

(注:图为钟凌晖在科学实验课上对孩子们进行指导)
青春护航,为家庭教育减负增效
此次活动还有效地补充家庭教育需求。既为家长们提供特色教育延伸,也为忙碌的家长们填补课后监管空白。同时激活社区育人功能,将会议变为“第二课堂”,传递关爱下一代的正向价值,为儿童成长持续助力。这一活动,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与家长的一致认可。
细致观察,让每株花朵自信绽放
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队员们总能敏锐捕捉成长契机。英语歌曲课上,二年级的吴晨蕊低头默唱却不敢发声。队员夏小宇课后轻声鼓励:“我听到你哼的调子很准。”得知孩子“怕唱错被笑”,夏小宇耐心引导,一步步帮她战胜胆怯。从尝试小声哼唱,到能在课堂上完整歌唱,吴晨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自信的悄然生长。正如夏小宇所言:“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芒,我们要做的,就是帮他们找到点亮光芒的勇气。”

(注:图为夏小宇对吴晨蕊的教学)
躬身乡土育新苗,青春赋能暖童心
结营仪式结束之后,孩子们高举自己获得的奖状奔向爷爷奶奶,村民们紧握实践队队员们的手连声道谢:“我们都不太识字,他们爸妈又在外打工,多亏你们让小孩暑假有老师教!”——这声沾着泥土味的认可,正是“三下乡”实践队深入闵吴村开展社会实践的价值底色。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温暖、充实的假期环境,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精心准备了各类趣味课堂,同时开展了防溺水班会等活动进行安全教育,守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在备课与上课过程中,队员们也不断结合当地实际,探索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本土化”路径,积累了宝贵的基层教育经验。

(注:图为孩子们和所获奖状的合影)
离别之际,孩子们那句“老师,明年还来吗”的期盼,被队员以“你们好好学习,老师继续当好老师,就是最美的‘下次见’”温柔接住,教育情怀在蝉鸣声声的村庄落地生根,队员们也完成了这场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